“技术共享、合作共进”,爱尔眼科承办国际培训班顺利结班

近日,由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承办的“第九届白内障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顺利结班。来自阿尔及利亚、约旦、印度尼西亚、蒙古国、墨西哥、摩洛哥、尼日利亚、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叙利亚及赞比亚等11个亚非拉国家的19名眼科医师们通过为期20天的白内障超乳手术专业技术培训后,顺利结业,并与爱尔眼科结下了深厚的国际友谊。

“技术共享、合作共进”,爱尔眼科承办国际培训班顺利结班

本次培训班以援外为纽带,为满足各位学员对白内障防治技术的学习需要,培训班设计了系统、全面的超声乳化课程。从术前准备到术中步骤,从手术工具到手术技巧,从基础知识到专家临床经验,涵盖了标准超声乳化手术的教学要义,实现了“技术共享、合作共进”的办班宗旨。

作为国际眼健康集团,爱尔眼科积极贯彻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并落实援外计划,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眼科临床、学术、科研、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成就。白内障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更是国家科技部为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唯一眼科类援外培训项目,培训班不仅深化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眼科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了我国在世界眼健康领域的影响力,更是一张亮眼的“中国眼健康名片”。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此项目有效凝聚了“健康丝路”共促发展的国际共识,满足了亚非拉国家人民对眼科医生的迫切需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国际学员代表发言中,将白内障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比作“照亮求学之路的灯塔”,并表达了对中国科学技术部及湖南省科技厅提供如此珍贵学习机会的由衷感谢,对爱尔眼科强大而优秀师资力量的震撼,对热情温暖的爱尔工作人员的感恩,对中国科技发展之超前的惊叹,对中国山川景色之秀丽的沉醉。学员代表表示,此次培训班并非大家学习超乳手术的终点,而是各位同仁将所学付诸实践的崭新开始。

结业典礼上,7位来自亚非拉国家的往届学员代表,应邀发表感言。学员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了自己对爱尔眼科的感谢,对中国的想念。经过爱尔眼科的专业手术技术培训,他们如今都已成为了当地医院的骨干医生。他们真挚的笑脸,质朴的语言感染了在座的所有人。

“技术共享、合作共进”,爱尔眼科承办国际培训班顺利结班

薪火相传,玉汝于成。此次培训以知识与情谊为桥梁,将我国成熟的眼科手术技术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为我国眼科专业人员与亚非拉国家同行们的交流互鉴、良好合作贡献了特属于爱尔眼科的力量。未来,爱尔眼科将继续秉承“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能享受到眼健康的权利”的崇高使命,继续巩固友谊与交流的国际桥梁,与国际眼科同行展开更多深入合作,为加强全球眼健康治理与合作而汇聚力量,携手助推全球视觉科学与眼科行业发展,守护世界光明,辉映人类未来。

相关推荐: 这届双11,京东不只是低价

又是一年双 11。   有人终于剁手了购物车里放了一段时间的电脑,有人急冲冲地买了一台手机,还有人看了看最终还是没有下单。对大多数人来说,今年的双 11 已然收官了。   11 日 12 日 0 点刚过,京东、天猫、抖音就发布了今年双 11 的战报,各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公布具体的 GMV(交易总额)。   与此相对的,抖音在强调双 11 好物节「官方立减」商品 1341 亿的总曝光。天猫在战报上着重强调了「品牌年度最大增长机会」,指出在天猫双 11 有 402 个品牌成交额突破 1 亿元,接近 4 万个品牌同比增速超过 100%。   京东作为事实上中国最大的零售商,则更多是强调成交额、订单量以及用户数「齐创新高」,但并没有公布具体的数据。   图/京东   今年双 11,各大电商平台都将传播重心放在了「低价」上。阿里选择今年双 11 不以 GMV 作为核心,反而要聚焦在「全网最低价」;拼多多开始在「百亿补贴」基础上叠加单件立减;京东的主题干脆就是「真便宜,闭眼买」。   但电商平台都不想只做低价,因为只是低价将让所有人陷入恶性竞争当中。   淘天集团品牌业务发展中心总裁奥文此前在双 11 商家大会上就表示,价格战只会摧毁一个品类,但价值战会带动一个品类。   京东零售 CEO 辛利军在双 11 当天举办开放日上也表示,京东的低价,始终是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低价商品的同时,更有品质和服务作为支撑。   辛利军,图/雷科技   换言之,京东希望的「低价」是建立在产品和服务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上。   后者自不必说,服务作为京东最迥异于其他电商平台的特点,一向也是很多人选择京东的最大原因之一,这里包括了物流、售后、价保等多个方面。但要如何实现「质美价廉」产品的同时,又要追跟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在双 11 之前就一直是京东面临的挑战。   目前来看,京东的答案是:京东采销下场「直播带货」。   在这次的战报上,京东在第二栏就强调了双 11「3.8 亿」的京东采销直播总观看人数。与其同时,「京东采销直播」也是京东在开放日强调的重点。   京东采销直播,图/雷科技   按照辛利军在开放日活动上的说法,京东希望通过采销直播「不收坑位费、不收达人佣金」的方式,让品牌厂商和产业链上下游都能够赚到钱,也让消费者可以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实惠。   作为今年双 11 京东采销直播首个开播团队的成员,开放日上,京东家电家居洗衣机品类采销猛哥介绍了眼中的「京东采销直播」。   刚开始直播的时候,没有脚本、没有彩排、没有提词器,就是拿着盘出来的商品 PPT 直接上,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潦草』的直播间,在第二天再开播的时候却吸引了近千万用户观看。   猛哥表示,京东采销是连接品牌方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一面要了解用户的需求,通晓产品和品牌,另一面要及时把握住行业的发展趋势。而通过直播带货这种形式,他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把更多价廉质优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的同时,还能给出最专业的讲解。   京东采销猛哥(左)和小徐(右),图/京东   另一位京东 3C 数码电子教育品类采销小徐也表示,虽然他现在直播还不能像专业主播那样熟练,但之所以仍有大量消费者涌入直播间,在他看来,主要依靠的是京东采销直播给消费者带来的实打实优惠。   但公允地说,京东采销直播的这一轮出圈,恐怕还是离不开双 11 初始围绕「京东、海氏、李佳琦」三者之间关于「最低价」的纷争,而京东采销直播的规模距离淘宝天猫尚有不小的差距,更加遑论是直播带货杀入电商战场的抖音。   另一方面,辛利军援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话指出,京东始终是一个交易平台,而非内容平台。耐人寻味的是,在几个月前的 618 商家大会上,淘天集团 CEO 戴珊指出,淘宝天猫要做成为「最好的内容平台」。   面对直播带货模式和更多对手的冲击,过去中国电商市场的「两极」在时代的岔路口选择了相同的方向,不同的终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readdaily.cn/other/119463.html

Like (0)
Previous November 15, 2023 2:03 pm
Next November 15, 2023 2:03 pm

相关推荐

  • Posy剧本教室丨剧本杀这么火,你知道怎么写来赚钱吗?

      剧本杀是一种沉浸式体验游戏,因为其良好的社交体验和新颖的游戏环节受到大量年轻人的青睐,目前已成为国内线下桌游店最热门的游戏之一。   正因受年轻人追捧,“剧本杀”市场迅速崛起。   《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估测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154.2亿元,消费者有望达941万。据企查查统计,今年上半年“剧本杀”等桌游相关企业新增3543家,同比增长297%。   低成本、易扩张、快回报成为很多创业者进入“剧本杀”市场的理由。   “剧本杀”的基本运营模式分为上、中、下游。编剧进行剧本创作,此为上游;发行商进行剧本产品的销售,此为中游;下游则是由购买剧本的线下门店进行运营。   剧本是剧本杀产业的源头,必须要有好的内容,才会吸引玩家。   随着剧本杀玩家和线下实体店的急剧扩张,市场对剧本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大。   剧本杀的创作与一般的影视剧创作不同,剧本杀的剧本是多视角,多人物的,需要作者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多面化的故事角色塑造。   那么剧本杀作者的收益如何呢?   相比小说和影视剧创作的收益,剧本杀的收入性价比很高。   剧本杀作者创作一个剧本杀的时间在1个半月~2个月,在经过团队的头脑风暴、筛选、监制带领和完稿设计后,就可以“上展会”进行预售,预售和制作约1个月,1个月后就可以投入市场了。   剧本杀作者的收入是与发行量成正比的,如果你的作品好,就会有很多买家采购。   剧本杀作品的周转率很快,玩家玩过这个剧本后,下一次就想更换一个新本。这就给了剧本杀作者源源不断的市场。   剧本杀作者大概2~3个月就可以拿到收益,腰部作者有时可以3个月收入10万元,如果是写出爆款的头部作者则3个月收入就可达100万元。   不少从业者表示,还有部分“剧本杀”爱好者也兼职创作“剧本杀”故事。   当然,能数月就获利百万元级别的作者是少数,毕竟爆款不是这么容易写的。   但相比传统编剧,“剧本杀”的创作收益的确性价比较高。   那新手小白该怎么入行剧本杀写作呢?   其实剧本杀写作并没有那么难,也不需要你有多么华丽的文笔和辞藻。剧本杀写作包含这6个因素:   主框架   故事背景   角色背景与角色设定   角色之间的关系   阵营或机制的设定   核心诡计其他想法   一个好的框架和立体的角色能让剧本更饱满,而好的核心诡计和机制设定则让剧本的可玩性增加。   这也是新人写剧本杀的难点,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搭框架, 怎么设计核心诡计。   为此,posy剧本教室联合众多资深剧本杀作者打造了一系列剧本杀写作课程。从写作方法开始讲起,教你如何搭建故事框架,如何设定立体且饱满的人物,如何巧妙设计诡计,帮你快速上手。    相关推荐: 锅圈加速狂奔,杨明超初心难守   文|螳螂观察 作者|图霖 幅员辽阔的中国,向来不缺风味迥异的特产美食,但偏偏只有火锅,能在统一大家的味蕾上做到游刃有余。 一项关于火锅消费的行业调研显示,消费者总能找到各种理由,约上好友亲朋“搓”上一顿火锅,包括但不限于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约会、节日庆祝、天气冷了……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从火锅食材超市起家的锅圈食汇,就是瞄准了消费者对火锅“很难say no”的需求,在这几年迅速起飞。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锅圈食汇已成为仅次于海底捞的第二大食材釆购商,门店已突破9000家+。 对于锅圈食汇,创始人杨明超的初心离不开两点,一是重视食品安全。在此基础上,二是定位家庭餐饮,不再局限于火锅食材。 但随着锅圈规模的加速扩张,杨明超想守住初心,显然不那么容易了。 01.非刚性需求下,难守食安初心 在下沉市场成为香饽饽的今天,选择从地级市、县城切入的锅圈食汇,无疑是聪明的。 这一方面为其争取到了一定的错位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节省了高昂的门店租金、人力成本。 疫情期间,消费者居家吃饭的需求大幅上升,赶上风口的锅圈食汇得以迅速跑马圈地。 锅圈食汇当前的9000+门店里,超半数都是疫情期间新开的。据窄门餐眼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新增门店2145家,2021年新增门店3483家,占当前在营门店总数近7成。 即便在餐饮行业的堂食正逐步恢复的去年,锅圈食汇仍开辟出了新消费场景——户外露营。 去年,是公认的露营经济元年,借着周末和节假日露营的火爆氛围,锅圈食汇专门推出“假日露营,锅圈一下”的主题活动,为露营人群提供火锅、烧烤和预制菜食材等一站式露营野餐配套服务,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户外露营消费趋势洞察报告2022》指出,烧烤、预制菜等品类在露营新场景中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但使用场景的拓宽,还难以填补“在家吃火锅”这一非刚性需求。 纵使锅圈食汇在门店数上已远远超过同处火锅食材赛道的懒熊火锅和九品锅,甚至已获多轮融资,却仍未走出亏损困境。 据锅圈食汇股东三全食品所披露的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锅圈食汇主营业务收入约为39.99亿元,净亏损为4.39亿元。2020年同期的净利润为656.7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出为5.51亿元。 这亦说明,以锅圈食汇为代表的火锅食材超市,虽然借助供应链端的能力,在吃火锅的性价比上争取到了竞争优势,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火锅这一品类的消费频次问题。 《2022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与消费行为监测报告》显示,近4成火锅消费者2-3周消费一次,20.8%消费者每周消费一次,每周消费2次及以上的消费者仅占5.9%。 纵使消费者做好了在家吃火锅的消费决策,锅圈食汇也需要和早已建立起完备外卖体系的火锅品牌再度竞争,才可能成为消费者的最终pick。 “智研咨询”的一项调研报告指出,火锅外卖已经成为火锅行业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21年尝试过火锅外卖的消费者占比为51.7%,而这一部分人群中经常点火锅外卖的占比为16.3%,偶尔点火锅外卖的占比为48.8%。在没有尝试过火锅外卖的人群中有意愿尝试火锅外卖的占比达到78.3%。 非刚性需求下,杨明超对于食安问题的初心,也因锅圈生产模式的“天然缺陷”,逐渐迷失。 作为一家食品企业,杨明超深知食安问题对品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公开场合,他不止一次表示,面对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锅圈食汇尤其重视食品安全。 但锅圈为追求扩张速度而使用的ODM代工生产模式,又注定了其在食安问题上需要面临更大的市场考验。 根据天眼查信息,锅圈食汇的部分生产商曾因食品安全问题或食品经营许可问题不止一次被监管部门处罚。 例如毛肚生产商重庆市凯鸿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因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被处罚;2020年因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定量包装含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等被处罚;2021年因生产经营无标签或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再次被有关部门处罚。 盒马数据显示,以肉类涮品为例,2022年火锅季以来,鲜品较去年、前年同期分别增长44%、60%,远超冻品的增幅(同比增长13%、35%)。 这意味着,锅圈主打的高性价冻品固然有价格优势,但却很难契合消费者对食材品质的高要求。当然,就更别说守住杨明超对食安问题的初心了。 不过,食安问题对任何一家食品企业来说,都是一场持久战。于杨明超和锅圈而言,摆脱“火锅食材”这一非刚性需求的桎梏,才是更紧要的问题。 02.预制菜,想吃但不易 实际上,针对前述问题,杨明超在此前的多次公开讲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他曾说过:锅圈的定位是家庭餐饮行业。 言下之意是,家庭一日三餐所需的食材,锅圈都能提供。 锅圈当前的官网宣传页亦是印证了杨明超的这句话。在火锅之外,烧烤、生鲜及预制菜都被纳入了品牌产品范畴。   不可否认,相较单纯的火锅食材超市,场景更多、前景更广的预制菜的确更具想象力。 如今的消费行业,与前两年的发展势头已难以匹敌。但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之下,预制菜却意外成为逆势上扬的那一个。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前11月,我国预制菜行业新增注册企业1690余家,增速高达42.7%。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6.4万余家,其中47.3%的企业都成立于五年内。 资本市场也为预制菜相关企业抛出不少橄榄枝。去年以来,以珍味小梅园、物满鲜、乐肴居、COOOK轻烹烹等为代表的预制菜品牌,均获得了资本青睐。其中,珍味小梅园、COOOK轻烹烹分别在一年、半年时间内,获得多轮融资。 作为消费行业的大热赛道,预制菜前景亦是可观。“艾媒咨询”发布的预制菜行业报告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到10720亿元,预制菜行业将成为可以预见的下一个万亿市场。 只是,这并不意味着锅圈食汇能从中轻易分到一杯羹。 在预制菜这个逼近万亿的大市场里,想来分食蛋糕的玩家,不在少数。 除开前面提到的已获融资的专业预制菜企业,还有以海底捞、西贝等为代表的传统餐饮企业,以叮咚买菜、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平台,以永辉、家乐福为代表的连锁商超,甚至农夫山泉、碧桂园等来自其他行业的玩家,也跨界闯入。对锅圈食汇而言,竞争压力不小。 而且,转型覆盖更广的预制菜,也意味着锅圈需要放弃在火锅食材上的细分优势。 从锅圈的官网介绍,其实不难发现,杨明超既想守住锅圈作为火锅食材超市的初心,亦想成为提供更全品类的预制菜头部玩家。 有野心并非坏事。作为同时兼顾C端家庭消费和B端企业供应的品牌,锅圈食汇的确能通过下游近万家门店向中游、上游的延伸,最大程度控制产品成本,以“规模优势”为品牌的盈利空间带去更多想象力。 但想吃下更大的蛋糕,就意味着需要承担起更大的潜在风险。 毕竟,随着门店数和品类数的增加,锅圈食汇旗下加盟商和供应商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这将给品牌的食安控制带去更大难度。 在“黑猫投诉”平台,与锅圈相关的食安问题投诉并未减少。有的是消费者自己发现买到了过期食材,有的则是直接导致了“急性肠胃炎”。   除了食安问题,杨明超在扩张速度上的野心,也因门店数量的急剧增长得到反噬。最直接的表现是,锅圈旗下加盟商的日子不再好过了。 此前,为激励老加盟商开新店,锅圈食汇在北京推出了一项新政策——老加盟商如果再开两家门店,品牌方会给与“减免5年的配送费共计10万元和赠送价值10万元商品”的优惠。对新的加盟商来说,这不仅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想要转手门店,价格只会被拉得更低。 在知乎与锅圈加盟相关的问答下,也有人表示,“锅圈具备品牌效益,但利润并不理想。”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处在观望中的潜在加盟商来说,锅圈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作为创始人,杨明超的初心固然美好,但对当前的锅圈食汇而言,在增加品类、拓宽消费场景的同时,亦需要在产品品控上下更多功夫,维持好现有的品牌口碑,才更可能在市场上走得长远。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April 19, 2023
  • 英伟达被“压制”的25年

    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西部,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淘金热,但最终赚到钱的,并不是拿命去赌的淘金者。一个名叫萨姆·布瑞南的商人,通过向淘金者出售铲子,成了加州历史上第一位百万富翁。 每一次风口出现时,总有企业想要扮演“卖铲人”的角色。特别是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一些企业直接把“卖铲人”的身份写在了PPT上,生怕外界看不懂他们的定位。 可直到目前,真正称得上“卖铲人”的,似乎只有英伟达一家。 6月18日,英伟达市值达到3.34万亿美元,正式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罗森布拉特证券公司分析师Hans Mosesmann甚至大胆预测:英伟达将在未来一年继续上涨,市值有望达到近5万亿美元。 翻看英伟达的市值增长历程,这家创办于1993年的“卖铲人”,直到2017年以后,市值才开始呈现出飙涨的趋势,而当下支撑英伟达市值的主流技术,均源自2017年以前。 在此之前的25年里,英伟达为何平平无奇? 01 选对了图形赛道,却差点输给“路线错误” 时间回到1993年初,30岁的黄仁勋辞掉了LSI Logi的工作,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英伟达,选择的赛道是图形处理器。 那时候,市场上已经有20多家企业,既有IBM、HP、索尼、富士通、东芝等大公司,也有很多和英伟达一样的创业者。凭借在半导体市场的人脉和经验,黄仁勋和英伟达还是拿到了入场券。 1995年5月,英伟达推出了第一款产品NV1。当时还没有显卡的概念,这款产品被称作多媒体加速器,在技术上整合了2D和3D图形处理,并具备视频处理、音频波表处理、游戏端口等功能。 NV1发布的第二个月,英伟达获得了红杉资本和西瑞雅风险投资的首轮融资;因为NV1将声卡和手柄控制单元集成到了芯片中,英伟达还成功吸引了游戏主机厂商世嘉的注意,争取到了土星下一代主机里图形处理部分的订单,以及700万美元的开发定金。 原以为英伟达会在游戏市场高歌猛进,开启在图形处理器市场的崛起之路,但微软的出现,直接改写了英伟达的轨迹。 当时图形加速技术方兴未艾,业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少公司采用的规范是“三角形绘图”,英伟达选择的是“四边形绘图”。1996年,微软发布了Direct 3D标准,宣布图形软件将只支持“三角形绘图”。可英伟达并未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依然执着于“四边形绘图”的路线。 面对产业标准已定的大形势,英伟达被迫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耗时两年研发的NV1很快无人问津,为世嘉研发的NV2以失败告终,英伟达走向破产边缘。而顺应了历史规律的3Dfx,凭借其首款产品Voodoo,在一年时间里占据了80%的市场,并从英伟达手中撬走了世嘉的订单。 痛定思痛的黄仁勋认识到,“想要继续生存,就必须作出改变”。 在人事方面,黄仁勋任命主机游戏厂商水晶动力的首席技术官David Kirk作为英伟达的“首席科学家”;在研发方面,英伟达转投主流市场,对标掀起3D技术革命的3Dfx;同时确定了为期六个月的内部周期目标,就算某一产品失败,也不会威胁到公司的生存,因为下一代的代替产品随时可用。 1997年4月,英伟达推出了第三代产品NV3,即后来被外界熟知的RIVA 128。尽管在图像质量上不敌3dfx的Voodoo,但100M/秒的像素填充率、对Open GL的兼容性以及价格优势,让RIVA 128赢得了OEM厂商的青睐,不到一年出货量就超过100万片,硬生生让英伟达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英伟达先后推出了Riva TNT、Riva TNT2等产品,通过一套加强组合拳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曾短暂统治市场的3dfx节节败退,英伟达在1998年的营收超过1.5亿美元,如愿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999年是英伟达历史上的重要时间点,除了上市的高光时刻,还在这年8月推出了第一款以GeForce命名的产品——GeForce 256,首次提出了GPU的概念,而后戴尔、Gateway、康柏、NEC、IBM等纷纷宣布预装英伟达的GPU。差点“中道崩殂”的英伟达,一跃成为媒体眼中的“硅谷新秀”。 02 日后封神的CUDA,制造了第三次危机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因为微软Direct 3D标准陷入困境的英伟达,不久后就狠狠“坑”了微软一把。 英伟达GPU的畅销,加速了DirectX标准的普及,也让微软对这家初创企业大加赞赏,不仅让英伟达参与到DirectX标准的制定中,还让英伟达拿到了创办以来的最大订单——初代Xbox的显示芯片。 为了让英伟达全力为Xbox开发GPU,微软直接支付了2亿美元定金,合同金额更是达到5亿美元,后来还将Xbox的媒体传送处理器(MCP)交给了英伟达研发,双方的关系可以用“蜜月期”来形容。 2001年11月15日,Xbox率先在美国发售,定价299美元。当时,英伟达GeForce 3的起售价是329美元,Xbox搭载的X-Chip芯片相当于是GeForce 3的改良版。当时就有分析师称,微软每卖出一台Xbox,就要亏损125美元。微软想要降低Xbox的零部件成本,英伟达是无法绕开的一环。 在微软向英伟达提出降价请求时,得到的却是黄仁勋的一口回绝。而后双方的矛盾迅速爆发,并最终诉诸于仲裁。和微软“分手”的消息传出后,英伟达的市值从2002年初的110亿美元缩水到10亿美元,代价不可谓不惨烈。 在微软猛烈的炮火下,黄仁勋不得不低头认怂,在2003年2月与微软正式达成和解,但未能挽回微软的“真爱”。受伤的微软向英伟达的对手ATI抛出了橄榄枝,由后者作为下一代Xbox 360的GPU供应商。 在微软的扶持下,英伟达和ATI在接下来的多年里都处于缠斗的状态。不单单是产品上的较量,市场份额也出现了拉锯的一幕。以2004年第三季度为例,在独立显卡市场中,ATI的市场占有率在59%,英伟达只有37%。 直到2006年7月,AMD以54亿美元收购ATI,天平才开始往英伟达倾斜。为了收购ATI,AMD几乎用光了账面现金,并产生了25亿美元的债务。因为债务危机,二者的合并没能出现1+1大于2的“合力”,反倒让英伟达侥幸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在此之前,英伟达几乎被锁死在了GPU赛道,无力进行横向扩张。在此之后,英伟达加速了突围步伐,其中代表性的动作正是CUDA。 2007年,英伟达举办了第一届CUDA技术大会,全称是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一种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能够让开发人员使用C语言、C++、Fortran等编程语言来编写GPU加速的应用程序。 没有CUDA,GPU只是一个负责在屏幕上绘制图像的“图形处理单元”;有了CUDA,GPU拥有了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客户为不同的任务对处理器进行编程。 GPU的主要使用场景,不再局限于游戏。 后面的故事,不少人都很熟悉。2012年开始走红的深度学习,以及2022年爆火的ChatGPT,最终让CUDA封神。GPU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脸部识别、语音识别等场景中,价值甚至超过了CPU。 但在2008年的语境里,英伟达每年砸到CUDA上的研发成本约5亿美元,占到了整体营收的六分之一,却几乎看不到商业价值。折射到财报上,英伟达在2008年以后的净利和毛利大幅走低,一度出现亏损的局面。 期间,黄仁勋多次苦口婆心地阐述CUDA的价值,但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并不买账,英伟达的市值长期在100亿美元上下徘徊。 03 冲击移动市场失利,深度学习“叫好不叫座” 管理着3万亿美元的英伟达,黄仁勋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被夸赞成“高瞻远瞩”,每一个行为都有可能成为名场面。但管理100亿美元的英伟达,黄仁勋要想方设法提升股价,重拾分析师的信心。 所以在CUDA不被看好时,英伟达必须去追风口。 PC市场在2008年后呈现出了下滑态势,以GPU为主营业务的英伟达冷暖自知。正是在这一年,英伟达针对移动市场推出了Tegra系列芯片组,采用了ARM架构,内置基于GeForce 的图形处理器,并且有着清晰的思路:只要人们对手机游戏有需求,Tegra就能在移动市场中一席之地。 单从时间上看,英伟达的入局时间并不晚。 高通推出骁龙S1的时间是2007年,但2008年第四季度才开始投产;苹果在2010年才推出首款自研芯片A4;联发科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时间是2011年;三星的首款Exynos 芯片,也是在2011年……何况英伟达已经有十几年的芯片研发经验,和台积电的关系也相当亲密。 只是结果远不如预想中那般。 囿于移动方面的经验不足,第一款Tegra芯片发布时,英伟达选择和微软合作,搭载于一款名为Zune HD的产品上,并未像iPhone一样家喻户晓。到了Tegra 2系列推出时,已经可以兼容Android系统,并因此获得了摩托罗拉、 LG等品牌的力挺。 Tegra 3系列算是闯出了名气,被用于HTC One X、Nexus7等旗舰产品上,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自研的移动GPU,提供了强大的图形计算性能,代价则是高功耗和发热,直接拖累了相关产品的口碑。 于是有了国内网友们熟悉的场景:2013年的小米3发布会上,黄仁勋作为特邀嘉宾来到现场,“熬夜”学习中文,高呼“小米威武”。当时的小米刚刚起步,却是Tegra 3为数不多的终端客户。 这一次,英伟达不再被“上帝眷顾”,赌错了技术路线的Tegra没有等到“重来”的机会,在高通和三星的夹攻下,Tegra系列芯片迅速被冷落,原本信心满满的英伟达,遗憾和万亿移动市场擦肩而过。 英伟达在移动市场显露败绩的2012年,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员Alex Krizhevsky用两张GTX 580 显卡训练神经网络AlexNet,只花了一个星期就在ImageNet 挑战赛上以显著优势夺魁。 这场意外惊喜带动了使用GPU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浪潮,同时也为英伟达打开了AI新世界的大门:深度学习和GPU的暴力计算“一拍即合”,开启了拼数据和堆硬件的竞速游戏。 大约是从2014年的GTC大会开始,黄仁勋正式将AI作为英伟达最关键的业务,几乎每年都会唱衰摩尔定律,高谈GPU加速计算爆发式崛起。2016年的时候,英伟达推出为AI设计的Pascal架构GPU,黄仁勋亲自向一家名为OpenAI的初创企业,送去了世界上第一台DGX-1超级计算机。 英伟达对人工智能的前景抱以厚望,可市场并不感冒。 2016年以前,英伟达的市值仍然稳定在150亿美元上下,2016财年的营收只有50.1亿美元,不及英特尔的十分之一。所谓的深度学习浪潮,可以说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微软、谷歌才是科技行业的巨无霸,英特尔、高通才是半导体行业的领袖,英伟达不过是游戏这个细分市场的领跑者,一家随着游戏市场兴衰而起伏的“小芯片企业”。 04 加速向“数据中心”转型,但市场“没看明白” 英伟达的故事始于1993年的,但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大众视野,却是在2018年,中间隔了长达25年的时光。 正如黄仁勋后来的形容:2018年是“近乎完美的一年,以一个动荡的方式结束”。这一年的10月份,英伟达的市值达到了上市以来的巅峰,达到2189亿美元。只是在不久后,英伟达的市值便腰斩式下跌。 现在回顾那段历史,不少人习惯性聚焦于英伟达在2017年的转向:2017年的GTC大会上,黄仁勋发布了面向AI的Tesla…

    其他 July 2, 2024
  • 持续加码科技创新,逸仙电商独家专利雪藻胜肽入选科研创新论文奖

    近年来,随着护肤科学概念的普及和渗透,消费者护肤需求愈发精细化与多元化,“抗老”“抗衰”更是广受关注。在此风潮下,逸仙电商深入布局前沿科学抗衰护肤,并于9月4日至9月7日携手旗下高端科技护肤品牌Galénic 法国科兰黎参加了被誉为“化妆品奥林匹克”的第三十三届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IFSCC大会),向全球分享科学抗衰领域的新突破。 作为全球化妆品研发领域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化妆品科研平台,IFSCC汇集了全球顶尖化妆品品牌、供应商的最新研发成果、前沿技术及最新趋势。在本次盛会上,全球化妆品界提交了超过700份科技论文,其中Galénic法国科兰黎独家专利雪藻胜肽论文凭借其新颖性与可行性,荣获IFSCC科研创新论文奖。 作为将医药技术与美容护肤相结合的前沿品牌,Galenic法国科兰黎护肤实验室通过自研和外部合作,在分子、基因、细胞、组织层面探索更有效的抗衰老新通路和新靶点。Galenic法国科兰黎护肤实验室尝试了大量的抗衰成分与雪藻精粹的配比组合,经细胞测试,基因转录组测试等科学实证研究,最终惊喜地发现了功效最全面,多领域表现最突出的配方,即Galenic法国科兰黎雪藻精粹与独家Rheolique类肉毒多肽复配的雪藻胜肽。其不仅能刺激长寿蛋白再生,还能三维呵护肌肤胶原蛋白,同时有效激活细胞自噬机制,抑制刺激因子衰老过程。 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前沿科学抗衰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大会期间,Galénic法国科兰黎宣布与全球胜肽巨头Lubrizol达成战略合作。作为“胜肽世家”的知名企业,Lubrizol凭借持续推陈出新的研发能力及产品迭代速度享誉全球。未来,Galénic法国科兰黎与Lubrizol将共同深入布局科学护肤,为全球消费者打造更多科学卓效、永续美丽的护肤品。 此次亮相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IFSCC),逸仙电商向全球展示了令人瞩目的护肤成果。展望未来,逸仙电商将持续探索更多先进的科学护肤方案,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持续研发、创新产品,为全球消费者呈现更多高效、可持续的美丽护肤品。 相关推荐: 太原玛丽妇科医院怎么样?好不好? 在太原玛丽妇科医院,病人首先是患者,其次是顾客。在为患者提供品质技术的基础上,应当以顾客满意度为核心,转变经营思路和管理思想,提高顾客作为一名消费者所应享受到的尊重、关爱以及对诊疗环境、服务的要求,让顾客感受新的就诊体验。   医生培养制、确保质量  太原玛丽妇科医院深知,患者就诊除了看重服务外,更看重医生的水平。为保障患者的健康,为患者及时解决困难,太原玛丽妇科医院自建院便大力搭建团队,加强对内部医技人才的培养,加强队伍建设,旨在造就素质人才队伍。 医院重视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拥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各科名医多名,确保了门诊医疗工作质量,专业妇科医师王留莲、孙家骅、代金霞、李行莲等专家为太原玛丽妇科医院提供技术支持。  太原玛丽妇科医院建立组织和管理系统,从门诊到住院,从导医、护士到医生,具备良好的、为患者提供好的诊疗服务的能力。“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在太原玛丽妇科医院,这句服务宗旨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扎根在每一位医护人员心中,想病人所想,急患者所急,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这一宗旨,重视服务细节,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内涵,努力营造人性化、创新性的服务。  患上妇科疾病是很痛苦的,由于各种症状的影响下,为了避免这种疾病危害,避免其折磨,女性朋友要选择好的医院进行,恢复健康,远离妇科疾病。    【了解病因、咨询病情、咨询费用】在线妇科医生免费咨询是太原玛丽妇科医院推出的特色项目,这项服务主要是为了方便广大患者与妇科医生直接交流,通过咨询,女性可以了解病因、咨询病情、咨询费用等,还可以预约挂号,合理安排就诊时间 太原玛丽妇科医院怎么样?现在大家不管是看病还是其他事情,大家比较关心的都是医院靠谱吗这些。太原玛丽妇科医院怎么样?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可以关注太原玛丽妇科医院哦。  相关推荐: 顺丰急了来源 | 虎嗅团队 作者|Eastland 2023年9月4日,港交所官网挂出顺丰控股申请上市公告(新版)。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华泰国际、摩根大通。不久的将来,顺丰将成为首家“A+H”上市的快递公司。 绝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在A股、H股挂牌的上市公司,A股交易价格显著高于H股。将股价统一折算为人民币或港元,可算出A/H溢价率或H/A折价率。 以2023年9月4日为例(当日港币汇率为0.9278): 中远海控(SH:601919;HK:01919)收盘价分别为9.95元人民币、8.03港元,H/A折价率为-25.1%。同一家公司、同样的分红,在香港市场“七五折”买中远海控(大陆投资者需开通港股通); 比亚迪(SH:002594;HK:01211)的H/A折价率仅为-6.9%,巴菲特减持的是港股,比亚迪的坚挺表明了国际投资者的态度; 长城汽车(SH:601633;HK:02333)H/A折价率高达-67.8%。 为了能在A股上市,万达从H股退市。回A无望后,将核心资产注入“珠海万达商管”申请H股上市。“不愿在港被贱卖”,万达折腾掉半条命。 众多央企在港发行H股,原因是在A股之外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吸引国际资本,反正央企不太在意估值。 腾讯、阿里、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在H股上市,均是股权结构或当年业绩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 民企登陆A股后,跑到香港为投资人创造折价买自家公司股票的条件,这样的例子不多。2022年7月,天齐锂业(SH:002466;HK:09696)为缓解资金压力在H股上市,最新H/A折价率为-30.4%。 从估值角度,顺丰控股赴港上市不算“利好”,但为了融资暂时顾不上许多了。 以价换量告一段落 2018~2019年,顺丰快递业务单票收入约为23元;2019年Q4开启“以价换量”模式,单票收入跌破20元。 2020年Q2,单票收入18.2元、同比下降22%,业务量提高到19.4亿票、同比增长85%。 随后的两年,单票收入降幅与业务量增幅同时收窄,形成一把“剪刀”。 2022年Q1,单票收入降幅1.5%、业务量增幅44.2%,剪刀合拢了。 2023年Q2,单票收入降幅、业务量增幅分别为0.6%、11.2%。 2023年6月和7月份单票收入小幅上扬。其中,7月份单票收入同比上升4.4%,业务量下降了4.1%。如果剔除丰网(已剥离),业务量上涨7.7%、单票收入下降5.3%。 综上所述,顺丰“以价换量”已基本结束。 基本盘喜忧参半 1)“速运及大件”收入结构 顺丰业务划分基本上一年一调,2023年“快递分部”与“快运分部”合并为“速运及大件分部”。 新分部囊括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四项服务: 时效业务是核心中的核心。2022年营收1057亿、同比增长6.8%,较2021年低3.6个百分点; 2022年,顺丰经济快递营收255.5亿、同比增幅仅0.5%,较2021年低21.4个百分点; 快运业务一度增长较快,2021年营收185.2亿、同比增长47.4%,2022年增速降至6%。 冷运及医药物流收入占比较低,2022年营收18.9亿、同比增长10.4%。 2023年Q1,时效、经济、快运三项收入增速齐齐回到15%一线,有提交上市申请前“冲业绩”的意味。 经济快递(电商)业务是通达系、极兔们的核心业务。顺丰凭多年树立的口碑,在电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顺丰参与降价战、运营加盟品牌(丰网),意在获得更多电商业务、保住市场份额。 把丰网卖给极兔,说明顺丰“心气儿”没那么高了(极兔没有支付现金,而是向顺丰发行代价股)。 2)喜的是保住市场份额 根据国家邮政局报告,2023年H1全国快递业务量约600亿件、同比增速约17%;快递业务收入约5500亿、同比增速约为11.5%。业务量增速大于收入,快递行业单票收入降至9.2元以下,同比降幅超5%。 中通、韵达、圆通、申通、顺丰五家上市快递公司公布的业务量合计458亿件,总市场份额为76.3%。 2023年H1,中通、申通、圆通份额有所增长——中通业务量约140亿件,市场份额提高到23.3%;圆通业务量约98亿件、市场份额16.3%;圆通业务量77亿件、市场份额12.9%。 2023年H1,韵达业务量84亿件、市场份额下降3个百分点至14%。 2023年H1,顺丰业务量59亿件,市场份额微降0.2个百分点。 看来,“市场份额10%”是顺丰非常在意的底线。 3)忧的是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速运及大件业务”这个概念有些笼统,从中剔除大件/快运,将剩下的三项——“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冷运及医药”,合并为“快递业务”。 与“快递业务”并列的是“快运”“同城”“供应链”分部。顺丰招股文件披露了上述四个分部的收入、成本、净利润、折旧/摊销等数据。 2020年,顺丰快递业务收入1173.4亿,毛利润率10.4%,净利润80.3亿、净利润率6.8%; 2021年,顺丰快递业务收入1323.2亿,毛利润率降至6.5%,净利润42.5亿、净利润率“腰斩”至3.2%; 2022年,顺丰快递业务收入1384.1亿,毛利润率4.6%,净利润55.1亿、净利润率回升到4%; 快运业务包括大件快递及货运。2020年收入193.4亿、净亏损9.5亿、亏损率4.9%;2021年收入283.6亿、净亏损5.5亿、亏损率收窄至1.9%;2022年,收入313.5亿、毛利润率首次转正,净利润3056万、利润率0.1%。 虽然保住了市场份额,但顺丰赖以起家的快递业务,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同城业务增长空间有限 同城即时配送属本地生活范畴,面向餐饮门店、零售/电商商家、个人及企业提供即时物流配送服务。提供To B的尊享、特惠及增值服务,和To C的帮取、帮送、帮买服务,同城配送平均1小时。 2020年,同城业务收入32亿,亏损7.6亿、亏损率23.5%;2021年收入51亿,亏损8.9亿、亏损率17.6%;2022年收入66亿,亏损2.9亿、亏损率4.4%;2023年H1净利润3031万、利润率0.9%。 尽管亏损收窄并实现上半年盈利,但同城即时配送是新兴业务,十几个百分点的增速不算快。顺丰营收两三千亿,同城业务六七十亿营收无关大局。 阿里、美团、抖音、京东、小红书、滴滴坐拥高频流量入口,把本地生活视为“第二增长曲线”,战场硝烟弥漫。 阿里、京东、美团外卖/闪购既是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又“自带”履约。2023年H1,美团配送97亿单,闪购单日峰值1100万单。 顺丰即时配送的角色是履约,直接获客能力不及流量巨头。从财报数据看,顺丰没打算烧太多钱,把赚钱摆在抢市场份额前面。这样的话,同城业务成不了气候。 国际业务尚待“拨云见日” 投资人或许对顺丰同城业务没有寄予厚望,但被寄予厚望的国际业务却遇到瓶颈。 1)顺丰的星辰大海 顺丰是中国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截至2023年6月末,拥有99架全货机,并租用国内、国际5400条航线、81万航班的货仓,是中国航空货运最大货主。 2023年H1,顺丰航空货邮运输量占全国的35.2%。 顺丰强大的航空货运能力,使其在跨境物流、国际快递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其在国内抢几块钱一单的电商业务,不如开拓每单5美元、10美元的跨境业务。 世界三大快递公司,联邦快递从孟菲斯货运机场发家、UPS运营路易斯维尔航空枢纽、DHL拥有辛辛那提航空枢纽。 鄂州航空枢纽转运中心是亚洲第一个专用货运枢纽,顺丰决心令其成为“中国的孟菲斯”。2023年三季度,花湖机场将投入试运营。 顺丰的星辰大海不是与通达、极兔抢运价低廉的电商业务,而是与世界快递巨头争锋。巨资建设花湖机场充分暴露出顺丰的野心。 2)艰难爬坡 2020年10月份,顺丰国际快递业务量为350万件(首次披露)。 2020年Q4,国际快递业务量为1150万件;2021年Q4达1650万件、同比增长35.7%;由于疫情对国际供应链的影响,国际快递业务持续两个季度只有2%出头; 2022年Q4,国际快递业务量2040万件、同比增长30.8%。2023年前两个季度,国际快递业务量增速均高于40%。 2023年7月,国际快递业务量达590万件、同比增长28.3%。 2022年,顺丰供应链及国际分部收入899亿,净利润19.5亿、利润率2.2%; 2023年H1,国际分部收入30.3亿、同比下降36.3%。…

    其他 October 25, 2023
  • 学术精研|博瑞娜李晓娟院长受邀参加伊妍仕二代医生研讨会,并进行实操注射打版

    8月22日,北京博瑞娜医疗美容门诊部技术院长李晓娟院长受邀参加伊妍仕二代医生研讨会,与众多行业大咖共同探讨美学注射理念、面部解剖理论及伊妍仕五芒星注射方案,探讨前沿微整理念和临床研究,共享再生医学临床应用技术的新成果。 “五芒星”注射方案是一个利用面部特点及锚点进行的注射方案,针对面部5个点位做韧带支撑收紧和组织复位。   李晓娟院长结合伊妍仕二代大中小微球三款材料的性状、支撑效果、收紧效果等,为模特设计分层紧致抗衰的综合方案,并按照“五芒星”注射方案完成注射打版。从骨、肉、皮三个维度重塑三维折叠度,注射后即刻:T区跃然立体、皮肉紧致贴合、轮廓流畅上扬。又一次演绎了好材料与好技术的精彩碰撞。 深耕技术前沿,不断赋能专业,让美力可见也可鉴,是博瑞娜医生团队长久以来践实的初心。未来博瑞娜专家团将持续不断精进,以医技交流互促进步,探索更多新技术,为求美者带来更高满意度的医美体验,为再生医学、微整事业注入鲜活动力。 相关推荐: 中国护肤赛道,跑出了一家高坪效的线下品牌——狐狸小妖 近2年业绩增长130%!单店月入百万,坪效超5000! 100多万忠实会员,每年复购7.7次…… 中国护肤赛道,跑出了一家高坪效的线下品牌——狐狸小妖。 在市场焦虑的当下,我们看到了美妆集合店赛道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短短几年内,我们见证了曾吆喝声唱足但又迅速沉寂的“新星”品牌,也发现有狐狸小妖这样的扎实连锁品牌切入创新赛道,主打精准护肤,走出了与丝芙兰、屈臣氏等品牌不同的第三条路。 如今,狐狸小妖的线下扩张也来势汹汹。目前,狐狸小妖已经在全国拥有137家门店,单店月均GMV最高可达140w+,与华润、印力等优质地产商合作,其中,上海万象天地店即将开业。狐狸小妖计划到2030年,全国门店将扩增至1000家。 逆势增长的背后是有什么在筑底推动?我们采访了品牌创始人王佩,试图挖掘狐狸小妖的增长手法。 护肤集合店坪效王 精准护肤品类定义者 客观来讲,狐狸小妖并不是集合店赛道最早的玩家,但却凭借聚焦精准护肤,成为行业标杆。 最直接体现在门店客流表现上,以入驻了247个连锁品牌济南世茂广场店为例,狐狸小妖门店日均客流2000+(该数据为工作日和周末客流的均值),通过观察,在同品类同时间段内客流表现突出。 狐狸小妖济南世茂广场店现场人流 如此的高人气也让狐狸小妖成为坪效之王,创造出186㎡店铺单日销售纪录超8万元的业绩。 在这个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频频传出关店消息的当下,狐狸小妖逆势扩张,从1家9㎡的美妆微店发展至如今的137家门店。 而且,狐狸小妖近2年业绩也同比增长130%,平均单店营业额均值近百万,并获得了欧睿认证的“全国销量第一的护肤品连锁零售集合店品牌”,足以证明其领先地位。   其中,狐狸小妖创始人王佩从面对面服务“诊断”过近600万人次的从业经验凝聚而成的《精准护肤:好皮肤日常护肤7步法》一书,更是在京东平台连续霸榜护肤类目冠军数月,书中提及内容还被国家的科普号“科普中国”收录两篇,阅读量是10万+,并且被行业里众多同行收作人才培训教材。 当然,品牌高增长、高业绩、高坪效的背后,离不开消费者的信任度与忠诚度。对此,王佩也始终高度重视。 “根据多年从事美妆护肤行业的经验,消费者最关注的就是皮肤,但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精准护肤解决方案。”于是,王佩将狐狸小妖的核心聚焦在“精准护肤”,他时常与会员们分享护肤秘籍、开展护肤讲座、根据不同肤质针对性推送护肤知识等,建立“精准护肤=狐狸小妖”的心理认知。 这样可靠、专业的形象,成功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截至目前,狐狸小妖已累积收获100多万忠实会员,每年会员复购频次高达7.7次,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狐狸小妖消费过之后,到了其他店有些不知道该怎么买了。”一位狐狸小妖的顾客说。 中国护肤第一品牌 闯出第三选择 “帮每一个消费者解决困扰已久的皮肤问题,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护肤服务,是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王佩创立狐狸小妖至今,初衷未变。 细数狐狸小妖15年来的发展,我们从中看到一条十分清晰的“中国消费者的护肤进阶路径”: 2009—2016年,行业1.0的野蛮生长时代,是狐狸小妖的初创探索期,也是当时中国消费者护肤意识初醒期,需求的激增与产品难以适配,其“坐诊式销售”模式奠定了“护肤专家”的形象基础; 2016—2019年,行业2.0的大牌效应时代,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护肤有自我认知,其中国际大牌深受信任,这时的狐狸小妖以国际大牌为战略核心,聚焦护肤专门店,进入了扩张期; 2019年开始进入行业3.0的精准护肤时代,理性消费回归,中国消费者对护肤的追求不再盲目相信大牌,而是更注重质价比,市场敏锐度极高的王佩此时开始探寻“属于中国消费者的护肤集合店应该长什么样”的答案。 此时,中国美妆行业在这些年间也迎来了高速增长,尤其是护肤赛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从2514亿元增至4142亿元,翻了近一番,其中护肤品的销售份额超过50%,即护肤品市场超过2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品牌做的是美妆集合店,门店是集合了美妆护肤、香水、洗护、美容仪为一体,其中以屈臣氏、丝芙兰等为代表。但是,这些集合店却忽视了“精准护肤”这一需求。 新华网联合AMIRO觅光、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精准护肤趋势报告》显示,精准护肤用户的护肤频率以每天1次及以上为主,尤其是女性的个人护肤更加高频,有35.1%每天护肤两次及以上且占比最高。 “精准护肤”意味着在不同细分场景下、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适合的产品。然而,如今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类护肤品的功效广告,“真假难辨”。一位护肤资深人士告诉我们,她每次翻看小红书等平台找寻产品时,经常入“坑”,很多推荐的商品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同时,随着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崛起,他们在购物体验中更偏爱“不打扰式服务”。一位零售从业人员介绍,这种服务,普遍更受到他们认可。 于是,王佩积极优化狐狸小妖的服务模型。狐狸小妖率先颠覆行业传统集合店模式,提出“先测肤,再选品,七步护,更精准”理念,实行“去导购化”,在店内消费者自主测肤,自主选择商品。 狐狸小妖自主测肤、自主选择商品 链接90、00后的年轻一代 商场未来的新标配 从美妆零售市场的常规逻辑来看,实现单店突破百万GMV的成绩背后,除了狐狸小妖聚焦“精准护肤”、定位独特,更在于品牌在场景空间、渠道力、产品力上的探索与优化。 // 场景创新:七步护肤抢占消费心智 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集合店,打破传统品牌组合陈列模式,狐狸小妖增设消费者自主测肤体验,店内详细展示王佩通过经验总结的“护肤七步法”和“4837精准护肤法”,以“不打扰式服务”为特点,便于消费者结合自身肤质自主选购商品。 狐狸小妖“七步护肤步骤” 这样的场景空间,让消费者在体验中学习护肤知识,而且也提升了门店的商品连带率。品牌方透露,狐狸小妖济南世茂广场店的商品连带率为3.9。 “济南世茂广场店是我们全新升级的店型。”王佩说,这家店的模式跑通验证了“先测肤,再选品,七步护,更精准”精准护肤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未来,狐狸小妖将以此为基准,继续挖掘消费者需求,让广大消费者在店内能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 新颖的产品组合:以中国品牌为主 此外,产品组合也是狐狸小妖的一大亮点。对比丝芙兰、屈臣氏、话梅等集合店,狐狸小妖的受众群更年轻,以90后、00后为主。这群年轻人更愿意相信国货品牌的实力,《2023年中国化妆品年鉴》显示,2023年国货美妆销售额同比增长21.2%,市场份额达50.4%,首次超过国际化妆品品牌。 因此,在产品组合上,狐狸小妖以中国品牌为主,深度与中国200多个国货品牌合作,形成“爆红+长红+趋红”的梯队品牌组合,如:珀莱雅、韩束、薇诺娜、溪木源、可复美、谷雨、肌肤未来、春日来信等品牌。   狐狸小妖与国内外各大美妆品牌达成战略合作 “基于我们15年在供应链的深耕,我们和这些品牌达成了战略合作,确保产品价格的优势,以吸引年轻消费者选购。”王佩说。 // 渠道扩张:未来将开到1000家 与其他集合店品牌相比,狐狸小妖在线下渠道的扩张称得上“逆行者”。王佩透露,今年狐狸小妖还将继续新开40家门店,并计划在2030年开到1000家店。 当然,这样的千店计划并不仅靠狐狸小妖济南世茂广场店这一店型实现。在门店模型上,王佩也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消费者具体需求和商场体量,规划了4种门店组合。   “这一模式对我们商场来说,还是很新颖、特别的,目前没有一个美妆集合店是这样做的。”一位商业地产从业人员说。 当下,商场护肤集合店的市场空白在数据上也有所体现。根据赢商大数据监测,在全国1-4线城市中的24个城市5万方以上的5000多个购物中心,2家以上的美妆集合店品牌总数不到100个,尤其聚焦护肤的集合店品牌仅狐狸小妖1个。 其实,护肤赛道竞争的终极,就是“精准护肤”。作为精准护肤解决方案的狐狸小妖,未来随着千店计划的持续推进,不仅在购物中心品牌的进驻名单上异军突起,也将为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提供专业护肤服务,携手中国护肤品品牌走向新的航道。  相关推荐: 宠儿!从牧场到杯中,看有机奶在茶饮中的应用与价值新茶饮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在健康消费的推动下,奶茶产品的健康需求被不断放大,奶基底也在进行升级。从普通乳品到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的真奶基底,再到现在有不少品牌使用有机奶,奶基底的健康属性在不断提升。   有机往往是天然无污染的代名词,在乳品市场中有机奶具有天然营养、无化学添加的竞争优势。不少新茶饮品牌顺应健康趋势开始使用有机奶,为产品增添健康、天然的卖点。   Section 1 茶饮市场有机奶应用 近年来现制奶茶成为热门饮品,新茶饮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突破2900亿元,当前依旧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市场规模的扩大也给新茶饮市场带来了产品同质化问题,产品竞争也愈发激烈,不少品牌不仅关注品类的创新,同样注重产品原料的健康化升级。不少新茶饮品牌逐渐淘汰了含植脂末的奶基底,偏向于追求健康、品质和口感,现在茶饮市场中不少品牌将奶基底升级为有机奶。   随着消费市场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有机奶具备天然无污染的特性,符合这一健康消费趋势,因此得到了茶饮品牌的青睐。乐乐茶、茉酸奶、阿嬷手作等茶饮品牌纷纷将奶基底升级为有机奶,近期,某茶饮品牌官宣升级有机奶,称将逐步在全国近500家门店更新5款使用有机奶的产品;另一品牌称有机酸奶已经覆盖1400+家门店。   茶饮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于布局品牌限制较少,一款产品爆火后,复制粘贴产品就会迅速出现,导致行业内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比较突出,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产品差异化是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有机奶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现制茶饮的品质,也是茶饮品牌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之一。相关品牌可以立足于有机奶基底的使用进行产品营销,突出其产品的健康、天然和高端定位,与其他品牌形成区分,精准定位于追求健康的消费群体,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现制茶饮赛道中的“有机”风潮早就显现出端倪,2020年某茶饮品牌自建的有机茶园获得了相关机构的有机认证,2023年另一茶饮品牌宣布将奶基底换成有机牛乳,2024年某现制酸奶品牌官宣全面进入“有机时代”的消息。如今有机原料的使用在现制茶饮行业已经逐渐深入,原料升级也体现出行业的发展趋势,各大品牌正在向健康升级方向进化,推动行业整体向前发展。   Section 2 品牌健康定位与有机奶相匹配 2024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显示,在口味和健康的选择上,消费市场中再次出现了“既要又要”的心态,轻乳、低糖等健康概念更受欢迎。不少茶饮品牌将自身定位于健康茶饮,有机奶的健康特点刚好符合这一定位,尤其是定位高端、健康的茶饮品牌,其理念与有机奶相匹配。   高端、健康的茶饮品牌通常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原料的选择,而有机奶通常来自优质的牧场,奶牛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等化学物质,保证了奶源的纯净和天然。有机奶的卖点就是健康、绿色,部分新茶饮品牌通过原料升级,进行有机奶源的宣传来突出品牌的健康定位。   某现制酸奶品牌就在突出有机奶源的天然特点,宣称“养地三年、草不打药、牛不打针”,该品牌微信公众号中介绍道,土地经过有效的净化与等待使农药和重金属得到充分降解,让原生草地重新焕发生机;甄选NDF≤52的特优级燕麦草,提供天然健康的饲料,由有机生牛乳自然发酵得到有机酸奶并获得有机认证证书。   另一茶饮品牌的小程序中也有有机奶源的宣传,宣称有机奶来自北纬38°奶源带阳光牧场,选用0农药、0化肥、0激素的有机牧草,严格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追溯体系进行质量管控,让产品更健康、更营养、更安全、可追溯。在保证有机牧场、有机牧草、优质奶牛的同时,还采用了TMR饲养方式,可以保证饲料营养成分均衡稳定,有利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各个茶饮品牌通过有机奶源的宣传来突出产品天然、健康的特点,将奶源品质与产品品质进行捆绑,突出品牌的健康、高端定位,这种宣传营销可以树立品牌的正面形象,有利于获得口碑提升市场吸引力。  …

    其他 August 26, 2024
  • 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绿联科技IPO之路锐不可当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数据量呈爆发性增长。IDC报告显示,我国数据量规模将从2022的23.88Z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26.3%,为全球第一。数据规模急速扩大,使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向极具战略眼光的绿联科技,捕捉到海量数据下蕴藏的商机,布局私有云产品,仅用3年时间便把私有云产品做到行业领先。据京东排行榜、天猫生意参谋显示,绿联私有云DX4600系列销售额荣登京东、天猫榜首。卓越的业绩实力,使绿联科技的IPO之路备受期待。 在数据存储领域,不乏公有云、硬盘等备选解决方案,但这些设备存在诸如空间限制、网络限制、内容限制等问题,而市面上的传统NAS又因复杂的操作流程,使许多用户望而却步。 为了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便捷的数据存储方案,绿联科技以用户需求为基准,依托在消费电子领域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大力推进私有云存储产品的创新研发,攻克技术难题,推出DH2100+、DH2600、DX4600系列私有云,每款产品都各有亮点。无论是基础数据存储需求,还是高阶玩法需求,绿联私有云都能满足。 在整个绿联NAS大家族中,DX4600可谓是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从硬件到软件层面都已经非常成熟,处处体现着绿联科技“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在硬件配置上,绿联DX4600搭载Intel N5105芯片,性能强悍功耗低。有了四盘位设计的加持,绿联DX4600的容量上限也十分可观,它支持硬盘柜等外部存储扩容,最大容量可达96TB,对于设计师、宝妈、办公人士这类人群来说,满足日常数据存储备份需求绰绰有余。 受到智能化和消费升级的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品牌优化产品设计。在设计私有云的过程中,绿联科技将“简洁、易用、可靠”的产品设计理念融入到软件设计中,自研开发UGOS系统,化繁为简,将产品功能都集成到一个绿联云APP上,为用户带来便捷简单的操作体验。 除了使用价值以外,绿联DX4600的外观设计也十分出众。它采用航空铝加厚机身,深灰色磨砂材质传递出低调内敛的科技感,传递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凭借独树一帜的工业设计,绿联DX4600斩获2023年德国红点设计奖,产品实力获得国际设计领域认可。 全方位的产品实力,体现出绿联科技对技术的高标准追求。招股书显示,绿联科技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已形成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嵌入式私有云存储系统等核心技术。绿联科技拟投入1.06亿元用于NAS研发项目,全面升级私有云存储的操作体验,增加更多高价值的功能,从而引导用户更科学地使用私有云存储产品。 据公开资料,经过多年技术创新,绿联科技已拥有境内外专利1400余项。在incoPat平台可见,绿联科技正在申请中的专利众多,其中进入实审公开阶段的发明专利共计71项。此外,绿联科成功将技术成果应用至产品研发,推出氮化镓充电器、私有云、拓展坞、硬盘盒等优质产品,积累了用户口碑和品牌心智。 私有云赛道正值快速发展期,像绿联科技这样拥抱变化、不断优化进步的企业,将把握时代机遇,在冲刺IPO过程中展现行业领导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加速前进。 相关推荐: 飞利浦智能锁携全球精英合作伙伴,以行业领先者之态行稳致远共启新篇章 2024年3月14日,飞利浦智能锁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Together · Forever 在一起,行稳致远”2024飞利浦智能锁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于珠海盛大召开。此次大会是智能锁行业的首个全球性合作伙伴盛会,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精英伙伴,标志着智能锁行业全球合作的新纪元。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除了主题大会以外,还为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安排了湾区一日游、飞利浦智能锁生产线实地考察等丰富行程,让与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们满载而归。   第一篇章:行稳致远·推开世界的门   大会上,飞利浦智能锁全球总经理苏志勇先生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回顾2023年的“不破不立”,并邀请全球合作伙伴以“在一起,行稳致远”为主题,共同探讨飞利浦智能锁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智能锁解决方案。     飞利浦智能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能逆势突围,离不开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英文简称Royal Philips)的全方位赋能。皇家飞利浦高级经理Vincent Bos也亲临现场,并表示“飞利浦智能锁已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已然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国际业务。此外,飞利浦智能门锁持续通过创新技术、优质产品设计与最高质量标准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家庭便利和安全保障。”在Vincent Bos强有力的加持下,进一步增强了全球合作伙伴对飞利浦智能锁产品和全球业务的信心。     第二篇章:大咖解读 · 把握市场脉搏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产品技术与用户需求都在不断更新迭代、瞬息万变。唯有了解市场并把握住发展的动脉才能更好地在行业中立足。 大会上还专门邀请了洛图科技总经理朱圆圆女士,为全球合作伙伴做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智能门锁行业发展报告,助力全球合作伙伴把握市场机遇、实现持续增长。     报告中指出,全球智能锁市场呈现持续繁荣景象,智能门锁逐渐成为重要的智能家居设备;产品功能升级使得智能门锁逐步契合用户对家庭入户安全性与便捷性的诉求,进一步激发了智能门锁市场需求的释放;智能门锁行业正在积极构建第二条增长曲线,售后服务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点之一。   第三篇章:敢于创新 · 迎接新征程   一直以来,飞利浦智能锁立足国际视野,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布局。 针对2024年中国区营销战略,飞利浦智能锁中国区副总经理仲浩先生聚焦产品策略、渠道建设、营销支持及售后服务等进行全面剖析。为更好地开启飞利浦智能锁的全新征程,飞利浦智能锁构建了一个强大的“铁三角”,进而驱动渠道、赋能终端、服务用户。整个链条中包含产品、品牌、服务、销售等四大组织,旨在全面重塑整个生态系统,让每个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实现系统性的提升和优化。     飞利浦智能锁国际营销部总监潘海平先生对国际市场发展成果进行复盘总结,并围绕产品策略、市场支持等进行分享,致力于通过全球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区域营销发展,为全球用户带来量身定制的本地化服务与产品,以确保产品更贴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需求。这种灵活的定制化不仅使飞利浦智能锁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彰显了飞利浦智能锁对用户需求的高度关注和尊重。     第四篇章:共筑辉煌 · 给自己点个赞   每个合作伙伴在飞利浦智能锁制胜市场的成功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有合作伙伴们的齐心协作,飞利浦智能锁才能够在全球行业范围内持续领先。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交流经验和共享知识尤为重要。因此,大会特意邀请到来自不同渠道的优秀合作伙伴,为全场带来各地区的市场环境与经营分享。 相信与会的全球合作伙伴能从中汲取经验与智慧,运用实际业务中,共同推动飞利浦智能锁的全球影响力和市场业绩。     每个合作伙伴在飞利浦智能锁制胜市场的成功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因为有合作伙伴们的齐心协作,飞利浦智能锁才能够在全球行业范围内持续领先。 因此,除了特邀优秀合作伙伴作现场分享,本次大会还特别为表现卓越的合作伙伴分别颁发2023年度总裁特别奖、2023年度战略合作伙伴、2023年度钻石合作伙伴、2023年度铂金合作伙伴、2023年度最具潜力合作伙伴等十个荣誉奖项,以表彰他们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在市场开拓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的嘉奖,更是对他们坚定信赖并全力支持飞利浦智能锁产品、服务及品牌的回馈与肯定。   第五篇章:大视野 · 全球扬帆启航   2024飞利浦智能锁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举办地定在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接连的扬帆之门——珠海。 被称为“珠海之心”的地标性建筑“日月贝”,除了是此次大会的主场地之外,同时也成为了飞利浦智能锁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的专属宣传背景墙。     当飞利浦智能锁的品牌内容投射在纯白的日月贝上,横跨日与夜,给每一位与会的合作伙伴带来的不只有强烈的视觉震撼,还有坚定投身于这份事业的强大信念感。 “Together · Forever”2024飞利浦智能锁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不仅是对飞利浦智能锁与全球合作伙伴并肩达成的成果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与展望。     通过此次大会,相信飞利浦智能锁将进一步凝聚全球合作伙伴的力量,在国际视野下不断追求卓越,共同开创智能锁行业的美好未来。   相关推荐: 童颜针差异化第二弹来了:不是所有的童颜针都叫艾维岚  2023年,艾维岚输送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到国际舞台上,以往我们很少有针对再生医美的国际论坛,几乎全是玻尿酸的专场,更少有遇见医生走出国门分享童颜针的临床使用经验。现如今通过艾维岚,我们期待的终于实现了。   上篇文章:童颜针差异化的第一弹来了:艾维岚赢在了起跑线,今天继续来说说艾维岚在制造工艺和临床效果上的不同之处。…

    其他 March 26, 2024
  • 春节回乡见闻,我窥见了本地生活的“下沉棋局”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刚刚过去的2023春节,复苏的意味十分浓烈,直到大年初九的晚上,老家市区的万达广场依旧人山人海,四楼的商家个个爆满,想吃一碗面皮都要等上20到30分钟。 这是一座豫北的小城,这里有万达,有美团、饿了么,有瑞幸,也能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火热的还有周边的景点,虽然平时没什么人气,但只要是过年,即便是到晚上9点也依旧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人们过去一年被压抑着的情绪,伴随着舞动的光斑和充满节奏感的音乐,逐渐释放开来。   年轻人外出释放压力,家中的爷爷奶奶抱着手机刷抖音、快手——短视频下沉,改变了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满足了老人们平日里精神层面的空虚。 从餐饮消费到文旅消费,从省城到县城,生活服务的便利无缝衔接。而这些便利,与本地生活服务商业的下沉密不可分。 本地生活服务迎来“变数”? 大年初一拜完年,便开始盘算着下午要去逛逛,大姑从抖音上看到了一个本地“网红小镇”,一合计,我们四五个人便驱车前往。当我习惯性地打开美团购买门票时,大姑却说她已经在网上买过了。 惊讶于她动作快之余,我也有些疑虑,大姑常年生活在老家农村,智能手机也是刚用上,也不怎么点外卖,更不经常外出旅游,怎么会对网上买票这件事儿这么信手拈来?大姑告诉我,她经常刷抖音。 一语惊醒梦中人。 抖音上线本地生活服务这事儿我是早就知道的,但它能够在五线城市渗透一些“非传统”的互联网用户,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惊讶。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本地生活服务似乎正在发生着一些不太一样的变化。 (1)本地短视频的社交+流量,引爆了下沉市场,这可能是存量市场中的新增量。 本地生活服务,包含两大块业务:到家和到店,覆盖餐饮,线下服务,酒旅多个场景。核心的逻辑是“线上履约,线下交付”。线上靠的是分发,线下靠的是配送基础设施。如今,行业规则已经被美团、饿了么定完了,即便是抖音全面进场,线上交易、线下履约基本商业架构不会变。 存量市场,变数无外乎这三种:新模式、新需求、新流量。抖音的牌就在于“新模式”和“新流量”。 “新模式”,新在流量分发方式上。 简单地说,创作者发布视频挂上门店的POI(兴趣点)时,刷到视频的用户可以点击链接,进入门店信息页,了解门店的地址、营业信息、优惠券领取。带上POI之后,抖音会依据地区给予免费流量扶持,进而引发本地商家的流量,也就打造出所谓的“网红店”。 也就是说兴趣点激活了内容流量,并把它转化为价值更高的电商流量。 这样的转化下,抖音确实有机会生长起来一部分到店业务,至于到家业务,毕竟配送体系地基不稳,短时间内做起来也不太现实。 “新流量”,在于老年用户的活跃度在增加。 下沉市场中的抖音,虽然覆盖到了更多的下沉市场中老年用户,这些用户使用本地生活服务的频次其实并不高。 本地生活其实是低单价,高频次的规模化生意,因此,这些新流量价值可能不高。 抖音面临的一个尴尬是,新分发模式流量虽然猛,转化率也高,但很难形成强用户习惯。 下沉市场中,真正高频消费的人群其实还是从城市回乡过年的年轻人,这部分用户早已被瓜分完毕,留给抖音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2)下沉市场正在成为抖音进军本地生活市场的突破口,但要想从这个突破口撼动本地生活格局,依旧不容易。 去年下半年,市面上传出抖音生活服务“团购配送”的消息,12月份,达达、闪送、顺丰同城宣布与抖音合作。 那么,抖音真正深入“外卖腹地”了吗?现在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 在用户端,美团、饿了么也一直牢牢地把握着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用户群体一直都是年轻人,特别是在下沉市场。 举个例子。今年过年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就在美团上买了中午要吃的海鲜蔬菜,朋友说结婚后不跟父母一块住,用美团点外卖、团购生活用品这些以前在省城生活的习惯也没怎么改变。 其实,年轻人最难改变的其实是习惯。习惯能养成什么?直觉。 周末你在家里沙发上躺着刷抖音,临近中午,要点外卖,大多数人在直觉下的第一反应是打开美团、饿了么,寻找商家下单。也就是说,美团饿了么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生活中的习惯,而抖音想要做的这一点,即便再来两次“红包大战”,也未必能成功。 (3)平台成本竞争的底层逻辑下,大的市场格局恐难生变。 抖音要想做大本地生活服务的规模,最核心的问题其实还是平台属性的问题:不同的平台经济,其成本优势不同。 电商平台的属性平台靠的是低交易成本;内容属性的平台靠的是低流量成本;社交属性的平台靠的是低信任成本。 为什么阿里做社交很难,腾讯做电商也很难?因为大家最底层的优势是完全不同的,围绕这个优势搭建起来的生态体系也是不同的。 淘宝的平台属性就是电商,再怎么发力做内容、做社区、做直播,恐怕也很难能做到抖音那样低的流量成本。 同样,抖音的属性就是内容平台,生态体系也是围绕流量展开的,即便推出抖音超市、抖音商城,走上货架电商的道路,也很难在交易成本上与淘宝竞争。 本地生活领域,也同样是如此。 所以长期来看,单靠流量成本的优势,抖音恐怕很难对美团、饿了么构成实质性威胁,因为做不到美团那么低的履约成本,长期来看,流量优势之外,抖音还需搭建起配送体系,补完线下履约的最后一环。 抖音的商业化之路:打破边界,重构边界 从这两年字节跳动的动作来看,不断打破已有的边界之后,抖音商业化的节奏明显加快了。 去年6月份开始,本地生活服务开始收佣金了。 2021年6月份,抖音开始对本地生活商家收取交易佣金,并公布了对9大行业的收费标准,其中游玩行业费率最低,为2%;用户高频使用的餐饮、住宿行业费率分别为2.5%和4.5%;费率最高的是婚庆行业8%。 有接近抖音的人士表示,抽佣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管理商家增加筹码。 从业务体量来看,有未经抖音证实的数据显示,抖音2022年上半年本地生活的GMV大约为220亿元,半年的时间内,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的体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不过,有未经抖音官方证实的数据表明,2021年抖音本地生活的核销数据只做到了32%,2022年推测的核销率可能在是35%~40%。 如果数据真实,那么半年时间达到200亿元的GMV规模,说明增速已经很快了,一旦落实抽佣,这部分业务能带来更直接的收入。虽然收入规模可能不算大,但这对抖音的商业化很有意义。 抖音商业化的重要性,从字节更名上也看的出来。天眼查显示,去年5越字节跳动有限公司已经更名为抖音有限公司。   从战略上来看,本地生活商业化落地,说明抖音打破边界的战略动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结果,抖音生态的商业化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本地生活是外卖高频带到店低频,本质上是“流量复用”,抖音则不同。在本地生活商业上,抖音希望通过以兴趣内容为介质,用团购来吸引商家和用户,从而把用户导入门店消费吸引转化,然后再抽取佣金,向商家卖流量。 这样的链条下,用户留存就变得重要了,因为这样到店的流量不一定是高频流量,所以留存率越高,到店的流量能够形成不断“回头客”,这样的增长才能持久。 本地生活之外,在电商业务方面,有了新的商业化动作。 春节之后,抖音上线了抖音超市,这一动作被外界认为是抖音深入布局电商行业的一个重要动作。它意味着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之外,抖音搭建了一个常态化的电商阵地,抖音的电商化,有了一个重要支点。 抖音推出抖音超市,可能在商业化上考虑的更多,比如: 相比花大力气搭建外卖配送体系,已有的第三方的同城物流更加完善,这有利于抖音利于本地流量分发的优势,快速搭建起同城业务。 2、电商领域流量在哪里,消费就在哪里发生,也就是说,抖音流量优势对淘宝电商消费的影响更加直接。 3、随着商业化推进,抖音的扩张可能会使得美团、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都会受到影响。那么如何找到一条避免过度竞争的增长道路,就显得更加重要。 从搅局本地生活,到转向做“货架电商”,抖音的商业化并非杂乱无章。 透过布局来看,抖音有两条主线,一个是打破边界,另一个是重构边界。打破的是内容边界,重构的是自身生态的商业化边界。 字节从曾经的“小巨头”真正成为巨头,差的不是用户和流量,差距其实就是在商业化上。 商业化是一种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满足了内容需求之后,自然要满足更多的商品需求和服务需求。 用户是需求的合集,抖音通过算法分发内容聚集了用户,聚集了需求,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搭建一个满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生态。这符合互联网商业的底层逻辑,因为互联网最基础的两个商业模式就是广告和电商。 所以说,电商、本地生活服务,是抖音不得不走的两条路。但有阿里美团在前,抖音的这条重构边界之路,可能没那么容易。

    February 3, 2023
  • 华为新车问界M7,一起开启霸气旅程

    说最近非常热的SUV,它一定是M5。事实上,严格地说,M5是一款未知的SUV。如果没有华为的支持,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仍然不知道这款车,这就是华为的品牌效应。 不可否认,问界M5卖的真的很好,所以第二辆新车已经曝光了。这辆新车是问界M7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它也有华为的基因。目前,这款新车已经申报,那么这款车的性能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外观设计的角度来看,M7的整体轮廓实际上是M5的放大版本,新车采用双格栅设计,所以很明显,这也是一款增程式动力的新车。前照灯配备LED光源,与日间行车灯集成,不采用当前非常时尚的分体式前照灯设计。运动包围呼应了进气网络,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整个前部给我们一种相对光滑的感觉。 从车型侧面看,问界M7轮毂采用旋风镂空造型,轮眉与车身颜色相同。此外,它还配备了一个隐藏的门把手,侧面看起来很大。问界M7侧面车身长度超过5米,因此问界M7定位为中大型SUV,看起来更霸道。 从尾部设计来看,采用了更传统的贯穿式尾灯设计,尾部轮廓呈现出上窄下宽的设计感,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车身底盘相对稳定。 这款车型的动力系统是最大的亮点,就像M5一样,M7配备了一个扩展范围的动力系统,发动机是一个1.5T的四缸发动机。事实上,这个动力系统并不直接参与驱动,就像理想的ONE一样,发动机被称为增程器,让发动机通过汽油工作,然后给电池充电,所以增程动力车型也享受绿色卡片。 根据不同的配置,M7有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版本。目前,强大动力车型的配置已经曝光。电机总功率达到330kW,性能相当强大。预计它也将在4秒内突破100。目前,性能版新车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尚未曝光,而两轮驱动版的纯电动续航里程为150km。 公平地说,这款问界M7的设计在目前非常普遍,但由于华为智能驾驶舱、华为血液支持和余承东的强大平台,如果价格合理,这款问界M7仍然会像问界M5一样表现良好。

    February 10, 2023
  • 杨国福麻辣烫: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持续挖掘和占领麻辣烫市场

    在小吃快餐赛道里,麻辣烫一直备受瞩目。据华经情报网,95后是麻辣烫外卖消费主力,占比高达48%;弗若斯特沙利文显示,按商品交易总额之和计算,中国麻辣烫市场由2016年的约人民币96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约13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5%,并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国福麻辣烫作为行业知名品牌,始终坚持以味为本的品牌理念,将独具匠心和原汁原味注入这道独特的“街头小吃”,用“美味”开疆拓土,并建立强大的标准化供应链体系,致力于将更加健康和美好的麻辣烫文化带给消费者。 一. 追本溯源,蜀地建智能工厂 “味道是杨国福麻辣烫的灵魂,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董事长杨国福先生认为,麻辣烫最重要的就是底料,这是决定麻辣烫成败的关键。同时杨国福先生也深知供应链对于餐饮行业的重要性,他多次强调“杨国福麻辣烫想走得更远,只有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 为此,早在2018年,杨国福集团选址在成都市郫都区建成杨国福食品研发生产基地,这是因为成都贴近食品原料产地,辐射全国的地理优势,巴蜀饮食文化独一无二,适宜食品调味品生产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而本着杨国福先生的“引进世界高科技 打造品牌新工艺”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实施建厂,历时677天高效率运行,2018年9月,四川杨国福工厂开业,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超现代化进口设备的智能型工厂的企业,一经投产立刻吸引了业界无数眼光。 二. 坚持品质,科技创新助推品牌全球化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四川工厂投产后对前端门店带来的最显著价值,就是食品品质更高了,生产效率也显著提升,提高了市场综合竞争力。 除了规模效应显现,整体的产品研发和品控效率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工厂可生产标准化的品类更多了,对于辣椒、花椒、香辛料建立了固定的生产基地,从种植、采收到加工,改变了之前由天气决定品质的情况。一切最终反映到门店端,使加盟商的操作更简单,而且每一碗出品都更稳定。 总结而言,有了四川工厂和供应链的赋能,全面提升了杨国福麻辣烫加盟门店的标准化程度,为品牌发展、国际化布局做足了准备,在行业内树立了新的标杆,而未来,杨国福集团还将继续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模式,持续挖掘和占领增量市场,进一步夯实杨国福麻辣烫健康、匠心、美好的品牌理念。 相关推荐: 实力看得见!KCM Trade以品牌资历深,理财经验丰富获取市场份额 KCM Trade作为一家资深的金融机构,以其深厚的品牌资历和丰富的理财经验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年执行订单超过75000000+。作为投资者的理财首选,KCM Trade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靠、可定制和快速的交易服务,助力客户连接顶级市场。 在资金管理方面,KCM Trade品牌资历深厚。自成立至今,KCM Trade一直秉持着专业、诚信、稳健的经营理念,始终坚守风险控制和合规运营的原则。公司拥有资深的金融团队,他们对市场走势的把握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极为熟练。无论是指数商品还是能源等多个投资产品,都是KCM Trade的专业领域。这种专业背景使得KCM Trade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投资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投资组合。 KCM Trade所提供的理财经验同样不容小觑。多年来,他们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并从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不论市场处于何种状态,KCM Trade都能够准确判断并把握投资机会,帮助客户获取最优收益。无论是保守型、稳健型还是激进型的投资者,KCM Trade都能根据个人需求制定适合的投资方案,平衡风险和收益。 除了丰富的理财经验,KCM Trade还以其卓越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口碑。他们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投资咨询、风险评估和资产配置服务。无论是在线交易平台的使用,还是投资理念的沟通,KCM Trade都能够及时、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KCM Trade还拥有强大的客户支持团队,随时为客户解答疑问,确保客户的投资顺利进行。 KCM Trade的成功离不开其坚持以诚信为基石的经营理念。公司始终以透明和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客户,确保客户的权益得到最大保护。与此同时,KCM Trade也注重与客户之间的互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未来,KCM Trade将继续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投资产品和服务。他们将继续秉承品牌资历深、理财经验丰富的优势,助力客户实现财富增值和投资目标的实现。  相关推荐: 吉小果三周年庆典来临·揭秘如何打造品牌先胜之势今年,因为一些原因,家里装修新房的计划提前了。因为计划临时改变,手上的钱一时间周转不开,我早就知道有个小额信贷产品叫“微粒贷”,很快就从微粒贷借到了钱,简单方便,到账及时,事情一点没耽误。无论什么产品,但凡涉及到钱的,我们首先要看安全性。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旗下的一款小额信贷产品,安全可靠,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在哪里找到微粒贷?我们可以在微信【服务】或手机QQ【我的QQ钱包】中,找到“微粒贷借钱”入口图标,若没有看见则暂时无法使用,这种情况下请保持个人良好信用耐心等待吧。提醒一句,微粒贷目前没有独立APP,不要被虚假“微粒贷APP”所骗了。         我是直接从微信服务进入微粒贷的,页面有具体的操作指引,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我的是日利率0.03%,一共借了3万块,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钱很快就到账了。全程都是线上操作,不需要任何纸质材料,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因为从微粒贷顺利借到了钱,现在我的房子基本装修得差不多了,正好赶上夏天散散味道。好事成双啊,现在手上的钱也宽裕了,我打算提前还款了。微粒贷采用按日计息方式,利息按照实际使用天数计算,也可以像我一样选择提前还款,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手续费、违约金,特别省心。 整体感觉,微粒贷的使用体验还是不错的,安全、方便,用来周转资金正好!    相关推荐: 集成灶十大品牌德意:烹饪健康美食,让父亲享受温暖呵护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亲始终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他不仅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还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家庭生活中,厨房是一个四季三餐的生产重地,需要一款高效实用的集成灶来满足日常烹饪的需求。因此,在父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向父亲献上厨房的“顶梁柱”——德意蒸烤均衡集成灶。 德意蒸烤均衡集成灶是目前市场上备受欢迎的集成灶十大品牌之一,它将燃气灶、油烟机、蒸箱和烤箱集合在一起,不仅外观美观,而且功能强大。该款集成灶延续了德意集成灶“大风压、大火力、大空间”三大优势,做到了蒸烤双腔的独立并实现领先行业的48L+48L超大蒸烤容量,有效提升了烹饪效率和厨房空间利用率。模块化分体结构和多重智能设计的加持,装运、清洁、维保更加便利,完美适配各类厨房空间,实用性能超乎想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不仅要用心准备食材和调料,更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灶台。德意蒸烤均衡集成灶其灶具能效等级为国家一级能效,最大火力可达5.2kW,相较于普通灶具三四千瓦的火力,无论是清炒时蔬,还是浓汤煨虾,既能锁住鲜味,又能一瞬间爆发出食物最纯粹的香味,成就大厨级中式爆炒,让烹饪更加高效节能。 其次,蒸烤均衡集成灶的蒸烤双腔±1℃精准控温,蒸箱30-100℃、烤箱30-230℃宽域调温,温差小升温快,鲜活蒸锁住食物营养让营养更均衡。蒸箱和烤箱独立操控,可同时烹饪多个餐品,最高可同时容纳16个标准餐盘,满足多种口味需求的同时节省烹饪时间,并内置8大蒸烤智能模式,可自动配比火候、温度、热曲线、时间等,方便用户调整各种参数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轻松应对聚会家宴需求。 德意蒸烤均衡集成灶还拥有出色的防油烟功能,创新采用上置直排风道设计,增大蒸、烤腔体空间的同时缩短油烟吸排路径,确保持久强劲大吸力。290mm黄金控烟区贴源近吸,防止油烟扩散的同时再搭载德意MAX9.0智能强排科技,实现900Pa超大风压,冲破公共烟道阻力,确保即时、强劲拢吸油烟,杜绝烟道拥堵和油烟倒灌,让整个厨房的烹饪体验和空气环境质量提升一个档次。 厨房是一家四口,四季三餐的生产重地,一个家需要一个“顶梁柱”,一个厨房也需要一个“顶梁柱”来满足日常烹饪的需求。德意蒸烤均衡集成灶,一台能抵油烟机、灶具、蒸箱、烤箱四用,不仅是厨房的“顶梁柱”,还能解决厨房的油烟困扰,做全家健康的“守护神”。    

    October 10, 2023
  • 解读维达国际2023半年度财报:后续发力“高端、高利润、高质量”?

    随着国内直播电商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于希望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品牌来说,直播电商已经成为所有大众消费品牌的竞争关键。 以生活用纸品牌维达为例,截至2023年7月25日,据抖音平台直播动态显示,维达官方旗舰店今年上半年累计直播场次已超过200场。从最新的抖音电商排行榜来看,维达官方旗舰店已经在“品质绵柔纸巾店铺热销榜”上排名第一。而店内居销量榜首的爆品手帕纸更是售出达到253.6万件。其中排名前五的品类分别为手帕纸、卷芯纸和抽纸,手帕纸独占前三名。 在电商板块持续发力的维达,今年上半年电商渠道收入占总收益的46%,同比录得23.6%的自然增长。而总体营收方面,据7月20日维达国际发布的半年度财报披露,其上半年实现营收100.7亿港元,同比增长4.0%,整体业务仍然保持稳健增长。 然而,要判断维达国际未来是否能实现长期的高速增长,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尽管电商渠道表现不俗,但公司还有其他渠道的业务表现需要评估。 从本次财报情况来看,未来这家公司能在整个生活用纸市场中取得多大的成绩?从维达国际的财报数据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上半年电商渠道业务同比增32%,下半年净利润有望迎来拐点? 据维达国际2023半年度财报显示,维达国际营收实现100.7亿港元,同比增长4%。分具体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纸巾业务营收为83.61亿港元,同比增长5%,占总营收的83%。 而个人护理业务方面,维达国际实现营收17.08亿港元,同比增长3.7%,占总营收的17%,如果按品类细分,婴儿护理板块实现营收5.56亿港元,女性护理则实现4亿港元,成人护理板块实现7.52亿港元。整体来看,维达国际过去半年的营收表现较为稳健。 销售渠道方面,维达国际来自传统经销商、现代渠道超市大卖场、商用及电商之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24%、21%、9%及46%。电商渠道收入增长最为显著,录得23.6%的自然增长。 港股研究社认为,维达国际电商渠道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生活用纸作为日常刚需,属于高频消费品,其体积/重量较大的特性也较为适配电商销售。因此,线下门店原本是国内消费者购买生活用纸的第一渠道,但是受电商冲击,其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据观研天下数据,生活用纸在电商渠道的销售比例从2011年的0.3%上升至2020年的16.9%。 另一方面,电商渠道的独特优势吸引了纸企的目光。早在十年前,维达就已经正式成立电商团队,经过多年来深耕线上业务的发展,与各大电商平台构建了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中以抖音电商为例,维达在抖音设立的旗舰店已经拥有粉丝432.8万,累计获赞138.5万,并发布了620个推广作品,对应上架商品多达579件。 从店铺热度到整体销量,我们可以看出维达国际对电商渠道的重视和用心。那么除开表现亮眼和迅速发展的电商渠道,上半年维达国际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维达国际净利润为1.21亿港元,同比下降81.1%。而毛利率方面,纸巾业务为23.8%,较去年同期下降7.8个百分点。 个人护理业务的毛利率为31.2%,较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对比来看,个人护理产品下滑程度明显较低,尽管整体毛利维持在较高水平。 对于净利、毛利的下滑,维达国际归因于成本通胀压力致使利润承压,并表示尽管木浆价格自2022年底逐步下调,但今年上半年的成本仍受过去高价位库存的影响。 然而,针对木浆这一原材料,生活用纸企业非常被动。据方正中期期货数据显示,我们可以在下表的漂针木浆(银星)CFR现货价走势中发现,从2012年到2022年,木浆价格整体攀升幅度非常大,同时波动明显。直到2022年,木浆现货价格达到历史高位。由此可见,生活用纸企业在囤积原材料方面压力不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 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的,还有中顺洁柔等多家纸企。同样受累于上游原材料的高价和波动,我们从中顺洁柔2023年7月14日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可以看到,其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也录得较大降幅。 然而,可以松一口气的是,全球纸浆产能正向乐观的情况转变。据方正中期期货消息,Arauco旗下的156万吨漂白桉木硫酸盐浆生产线(BEK)MAPA项目启动时间仅推迟到2022年11月,同时全球多个浆厂也将陆续投产。 因此,2023年木浆整体产能投放将高于2022年,全部顺利落地的情况下,供应端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量。 长期来看,目前,浆、纸产业链的利润仍然集中在上游。同时,近一年来,基于不同的生活场景,清洁纸品行业类目衍生出了清洁干巾、厨房用纸、湿厕纸等多个新品种。 据鲸参谋电商大数据显示,清洁干巾、厨房纸巾、湿巾、湿厕纸都呈现出高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清洁干巾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470%,厨房纸巾销额同比增长超107%,湿厕纸销额同比增长超68%。 面对波动明显的原材价格,以及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向高端化、多元化演变,品牌方更多的还是需要从产品上下手。 下半年重点关注三个维度——高端、高利润、高质量 据招商证券研报显示,2020 年中国生活用纸行业四巨头恒安国际、维达国际、中顺洁柔、金红叶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0.2%、10.0%、6.0%、5.7%,但行业 CR4 仅为 31.9%,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那么,占据头部一席的维达国际在提升市场份额上还能做些什么? 随着行业需求端逐渐高端化,产品力以及品牌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再加上近年来各方对供给端技术装备、环保方面要求愈加严苛,种种因素促进使产业整体进行优化布局。 面对市场的迅速变化,下半年我们可以重点关注维达国际在以下几个维度的突破。 从各个业务板块来看,虽然在毛利润方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相比纸巾业务毛利率下滑7.8%,个护产品仅下滑2.9%,整体毛利率为31.2%。这源于维达国际个护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前两年,各大生活用纸品牌的侧重点还放在女性护理上,而这两年,各大企业逐渐重视婴儿护理和成人失禁用品两大板块。维达国际也是如此。 一方面因为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护理需求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成人失禁用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从市场细分来看,女性卫生用品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是不可忽视的一块版图。 据中金企信统计,2021年中国女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为987.1亿元,婴儿纸尿裤市场规模为683.6亿元,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为75.1亿元。其中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增速达到20.74%。 与此同时,2023上半年,维达国际分别推出了添宁黄金品系ProSkin专研棉柔内裤式纸尿裤及包大人黄金品系长效干爽搭扣式纸尿裤新品,不断巩固与拓宽消费群,进一步提高失禁护理领域的市场渗透率。因此,我们认为主抓高利润产品是一个可行方向。 而另一个维度,我们需要在品类中找突破口,23年上半年维达国际的高端产品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在湿巾领域,其增速领先同行,并首次成为细分品类第一。 目前,我国湿巾市场尚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湿巾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6%至109亿元,据欧睿估计2018—2023年中国湿巾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约为10%。 随着社会卫生以及防护意识加强、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的不断提升,企业不断探索制造多元化的湿巾,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0亿元。 据前瞻经济学人分析未来,根据消费者不同年龄层级、多场景化需求,湿巾产品的细分化、差异化有望推动行业增长。而未来如果维达国际的高端品类持续高增长,其中长期盈利情况将有望转好。 不只是品类上有侧重点,产品质量上也需要增强。从目前电商平台的小红书种草、抖音评论来看,消费者对产品意见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上。因此,产品追求高端、高利润只是一方面,获得消费者认可也尤为重要。 结语 维达现有的高价原材料库存终将消耗殆尽,伴随逐渐下行的原材行情,下游纸企压力也会逐渐减轻。下半年,维达国际若继续发力电商渠道,并发力高端、高利润、高质量三个维度,未来改善净利表现并不是难事。 近几年,传统纸企跟随时代的步伐,从线下门店走向线上电商,用一种更适合自身的方式向前迈进。生活用纸作为刚需用品,不可能被时代抛下,但如何引领时代却也是维达国际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璟松 来源:港股研究社   相关推荐: 比亚迪们,会给印度车企“上一课”吗? 在“印度制造”的蓝图之下,印度一直潜藏着一颗汽车大国的梦。 今年1月,印度公路交通和运输部部长尼廷·加德卡里表示,印度的目标是到2024年年底,将其汽车产业规模从目前的9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30亿元)增加一倍,达到1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9万亿元),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到了3月,加德卡里又公开表示,印度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动汽车制造国。 作为印度市场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日本铃木的印度子公司—马鲁蒂铃木也信誓旦旦,放出豪言,“印度将在今后5年内,超越美国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无论是电子消费还是汽车产业,印度的野心明显越发膨胀,但仅靠印度本土企业远远成就不了这种野心。以印度塔塔集团为例,据外媒报道,塔塔Nexon EV系列汽车在印度上市四年后,销量突破5万辆大关,是印度首款达成此成就的电动汽车。而5万辆电动汽车,放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如今,比亚迪、特斯拉正在加速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本土巨头,活得太安逸 在印度市场,小车“称霸”,印度的汽车产业也主要集中在小型车的生产领域。 以数据来说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印度的汽车行业共生产了2293万辆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三轮车、两轮车和四轮车。其中,两轮车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还不到20%,且以中小型车为主。这也是主产小车的马鲁蒂铃木能在印度市场常年遥遥领先的原因。 两轮或三轮车在印度交通中牢固的地位,让乘用车的普及非常缓慢,汽车的电动化进程自然更慢,不过电动汽车的增长潜力巨大。根据Canalys 发布的报告,2022 年印度轻型车辆市场增长23%,销量高达38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EV)出现现象级增长,增幅达223%。 塔塔汽车是目前印度电动汽车市场上的绝对“王者”。仅凭借Nexon和Tigore两款车型,塔塔汽车占领了86%的市场份额,紧接其后的是MG的ZS电动汽车和现代的Kona,市场份额分别为9%和1.6%,与塔塔汽车相差甚远。 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浓浓战火,塔塔汽车占领印度电动汽车市场几乎算是“兵不血刃”了。 2019年,现代汽车在印度市场中推出了一款名为Kona EV的新能源车型,当时的车型售价为253万印度卢比(约为22.06万人民币)。同一年,塔塔汽车公司迅速把旗下热销的燃油车Nexon进行“油改电”,推出了Nexon纯电版车型,官方起售价为132万印度卢比(约为11.58万人民币),如果加上印度政府给予的政策补贴,该车型的售价可降至9.9万人民币左右。 续航里程相差不大,拥有价格优势的塔塔汽车直接吊打现代,而因为Nexon纯电版的成功,塔塔又在2021年推出了第二款新能源车型—Tigor,由此直接奠定了自己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引领地位。 塔塔汽车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归根结底要归功于本土优势,印度政府对其明晃晃的政策保护,让国外车企进入印度首先就要承担非常高的关税,以至于定价远高于塔塔汽车。但是,这种过度的偏袒往往容易使本土企业在快速的发展壮大中丧失危机感,更关键的是缺乏与对手硬碰硬的竞争能力。 智能手机市场就是典型的例子。早些年,印度手机市场除了三星,占主导地位的都是本土品牌,尤其是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国民品牌Micromax,一度超越三星,成为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但小米等品牌蜂拥而至后,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印度本土手机品牌全线溃败。 说到底,印度本土手机品牌虽然当时占领了市场,但实质上并没有培养出成熟的产品创新和生产能力,印度的电动汽车同样如此。塔塔汽车作为印度市面上最成功的电动汽车品牌,当前整体还停留在组装阶段:刹车系统来自德国,芯片用的是意法半导体,电池和电机是从中国买的…… 印度新能源市场需要一条“鲶鱼”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繁荣发展,印证了借助电动化变革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弯道超车的可行性,而印度也想走同样的路。 在印度,整个乘用车市场早已被外资品牌占据。以2021年的销量排名来看,马鲁蒂铃木以136.47万辆的压倒性优势成为印度的销量冠军,八款车型进入销量榜前十,更直接包揽销量前三。在马鲁蒂铃木后面的是韩国品牌现代(50.5万辆)和塔塔汽车(33.11万辆),而除塔塔汽车之外,年销量过万的印度自主品牌只有马恒达。 塔塔汽车之所以在电动汽车上早于其他车企试水,未尝不是想通过电动化来实现在本国市场上对日韩车企的超越,但是,显而易见,仅靠塔塔汽车一家车企,很难打破日韩车企在印度乘用车市场上的垄断。 相比其他各国尤其是我国,印度的电动化进程太慢。一般来讲,印度收入不高的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售价较低的车型,或者是两轮车、三轮车,收入较高的富裕群体则更喜欢豪华、售价较高的燃油车车型。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实际上非常低,根据 Canalys的数据,2022年印度轻型车辆销量达38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EV)销量为4.8万辆,占比大约为1.26%。 印度充电基础设施的不足也在拖累电动化进程。根据彭博社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全国只有350个充电点,彼时我国约有21.5万个充电点。到了2022年,印度充电站数量依然不足2000座,我国的充电站总数已超过7万座。 我国新能源市场的爆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政策的支持下,特斯拉的引入和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提前做好了预热,油价的攀升也驱使消费者考虑电动汽车。印度市场恰恰需要更多的参与者,才能加速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进程,更有机会重塑印度汽车市场的格局。 不过,特斯拉或比亚迪能成为搅动印度汽车市场的“鲶鱼”吗? 从最近的举动来看,特斯拉正与印度政府就在该国建立汽车工厂的投资提案进行讨论,该工厂的年产能可达50万辆电动汽车。同时比亚迪传出消息,比亚迪已经与印度基建巨头Megha一道,向监管机构提交了10亿美元投资计划书,计划组建合资企业,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据悉,比亚迪或在印度年产10万辆电动车。 作为全球最成熟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和比亚迪进入印度,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塔塔汽车而言,几乎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产能上,去年塔塔汽车计划将本财年电动汽车年的产量目标,提高至8万辆以上,而该公司上一财年仅生产了1.9万辆电动汽车,这和特斯拉在印度计划的50万年产能相差甚远;产品上,以比亚迪面向东南亚市场的ATTO 3车型(即比亚迪元PLUS)和塔塔 Nexon EV系列为例,入门的塔塔 Nexon EV 续航里程为312公里,升级版的续航里程为453公里,而比亚迪元PLUS有两个版本,续航分别为430公里和510公里,高出Nexon…

    其他 July 2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