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昕解析:不能盲目减肥要看清自己什么体质

田昕介绍: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中央电视台《平安365》、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北京卫视《生活面对面》、深圳卫视《健康时尚家》上海第一财经《健康大财富》等栏目做过公益讲座。

小编有幸整理了田昕老师“不能盲目减肥要看清自己什么体质”分享给大家。

田昕解析:不能盲目减肥要看清自己什么体质

田昕老师认为超重30%的人不能盲目减肥,要先看看自身的体质,很多人因为体内湿气重造成了痰湿型肥胖和湿热型肥胖,不改变体质,只是一味的减肥减得慢而且反弹快。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症和痰湿症的症状是比较类似,那怎么区分湿热型肥胖和痰湿型肥胖呢?

湿热体质的患者经常头部油腻腻的,如果上了年纪不爱出油,脸部的毛孔粗大,也是湿热体质的表现。一般书正常或者旺盛、常有口气、大便难以顺利排除,总又便不尽的感觉,大便黏腻粘马桶,前胸后背有红疹,四肢湿疹或者容易脱皮,舌苔呈现黄腻苔,换着的面部容易出现粉刺等情况都属于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的患者通常出现胸闷、上腹胀满、不喜欢饮水、食量下降、大便糖稀不成形等。舌象表现为白厚腻苔,不管哪种肥胖,如果特别严重的话田昕老师建议最好积极的寻求正规中医治的治疗,不要再浪费时间,想着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就能解决问题了。

遇到以上痰湿型肥胖和湿热型肥胖的不要惊慌,要改变体质可以使用中药调节,另外田昕老师建议再配合这五种餐桌上的食物:水煮玉米,金针菇汤,虾仁西蓝花,冬瓜汤,清炒蘑菇,减肥效果更持久不反弹。

 

相关推荐: 美菜网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搭建乡村致富桥梁

 对于众多农民朋友来讲,美菜网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自从2014年成立以来,坚持扎根于农村的美菜,就为无数农民搭建起了一条宽阔的“致富桥梁”。美菜凭借着畅通的供应链渠道,不仅帮助众多农民解决了销售问题,还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后顾之忧,用数据实现了订单化生产,不用担心菜烂在地里。  想帮助农民朋友打通致富路,畅通的销售渠道必不可少,而美菜与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了巨大的稳定销售市场。全国各地的食材都可以通过美菜的自建物流体系,及时流向市场,美菜还通过“数据平台”+“TMS系统”的精准匹配,能够实现对冷链物流的科学管理,在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更好地对接农民与市场,使得生产出来的蔬菜能保证更好的品质。  而且正如很多农民朋友所熟知的那样,用美菜,不用担心中间商赚差价。基于畅通的供应链渠道,实现了直通菜农与市场,正因为没有第三方的存在,因此直接避免了中间环节压价的可能。对于众多农民朋友来讲,美菜能在降低菜品损耗的同时提升收入。而对于众多餐饮店而言,用美菜,不仅更加方便,而且还能降低不少成本,顺利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能快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美菜最值得一提的还有以现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全方位赋能农业产业链条,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市场不确定等问题,导入“以销定产”和“以销采摘”的“订单农业”模式,推进了农业产业数据化的集成,提升全产业链的市场韧性和灵活性,同时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买菜卖菜就用美菜。作为我国杰出的生鲜食材供应链服务商,一头连通田间地头,一头直达餐饮店后厨,在快速提升食材流通效率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致富的助力。可以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美菜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相关推荐: 葡萄酒面临挑战:门槛高、竞争、认知、消费场景……撰文:哈妹 监审:范慧新   葡萄酒在不少消费者心中可能仍有着“高端”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葡萄酒的饮用门槛。而且此前国内葡萄酒品牌经历过恶性竞争,给产品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葡萄酒的产品定位和消费场景不太明确,在面对其他酒水品类时可能缺乏竞争力。   总的来看,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存在一定问题,国产葡萄酒在发展过程中还要面临许多挑战。不过这也并非意味着国产葡萄酒没有机会,随着新兴葡萄酒品牌的崛起以及葡萄酒行业的规范,在低度酒风潮以及认知增加之下,国产葡萄酒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01 葡萄酒“门槛”较高   葡萄酒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高端”的代名词,无论是谈论还是品尝葡萄酒,似乎都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这也导致国内不少消费者对葡萄酒“望而却步”。   一方面,电视剧中葡萄酒常出现的场景多为高端商务、宴饮等,市场上一些葡萄酒商家可能在宣传葡萄酒时也会将关键词放在“国际”“高端”“身份”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印象,很容易认为葡萄酒是昂贵的、高端的。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葡萄的认识、了解不够,可能会抱有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心态,不敢轻易尝试价格较低或偏高的葡萄酒。再加上醒酒、品鉴等有许多“讲究”,可能无形中也增加了葡萄酒的“门槛”。   总的来说,与国外葡萄酒风靡有很大不同,葡萄酒给不少中国消费者留下的“高端”印象较为突出,可能也影响了葡萄酒在国内的发展和普及。    02 国产葡萄酒存在问题   除了葡萄酒“高不可攀”的印象之外,国产葡萄酒自身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自2013年以来,国产葡萄酒产量逐年下滑,连续6年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155家葡萄酒企业累计销售收入145.0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7.51%。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葡萄酒工业相对来说起步较晚,而且经历过比较严重的乱象问题,比如葡萄汁含量较低的葡萄酒、勾兑出来不含一滴葡萄汁的假酒等。再加上进口葡萄酒的冲击,都对国产葡萄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国产葡萄酒暴露出的短板问题也比较明显,表现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分级制度等方面。然而在面对进口产品的竞争时,国产品牌却陷入了“内斗”之中,出现了低价竞争、产品雷同、食用风险等情况。   经历过这些问题之后,国产葡萄酒的形象无疑受到了较大打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产品牌的发展。    03 产品缺乏竞争力   另外,葡萄酒可能相对来说也比较难进行本土化,而且在与其他酒水品类竞争时也缺乏竞争力。   一方面,白酒在国内酒水消费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国内消费者对白酒的认识比葡萄酒更深刻一些。在一些高端场合,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白酒而非葡萄酒,即便对葡萄酒有着一定的高端印象。   另一方面,葡萄酒在国内可能也缺少具体的消费场景。既不像白酒能在宴饮、聚会时频繁出现,也不能像啤酒能适应烧烤、地摊等场合,葡萄酒还未在国内找到真正适合的定位,所以也很难唤起更多的消费需求。   在与其他酒水品类竞争时,葡萄酒相对来说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以至于葡萄酒在发展过程中也陷入了窘境。    04 葡萄酒面临挑战   就目前国内的葡萄酒市场来看,可能依旧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主要是在发展机遇、市场规模、消费需求等方面。   1、低度酒火热 如今低度酒市场发展火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低度酒产品,而低度酒市场规模也保持着高增长态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艾媒咨询   2、葡萄酒冷清 葡萄酒虽然属于低酒精酒类,但是似乎却并未借助低度酒市场的机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是果酒等品类迅速崛起。而且在获得融资的低度酒品牌中,也有很多都是主打果酒产品。 艾媒咨询   3、葡萄酒市场规模下滑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80.7亿元下滑至498.2亿元、降幅约36%。虽然预计2021年、2022年将出现小幅度上涨,但是葡萄酒的市场规模仍不比之前。 中商情报网   4、影响购买葡萄酒的因素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甜度、酸度、单宁强度,正品保障,葡萄品质,口碑评价等属于消费者比较关注的购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品质的关注,而这可能也是国产葡萄酒产品需要不断提升的。  艾媒咨询    05 未来机会如何?   虽然国产葡萄酒产品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就目前来看,国产葡萄酒前景向好,而且在品牌和行业的共同作用下,国产葡萄酒仍然存在发展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葡萄酒市场中出现了一些新兴品牌如葡刻、满赞等,他们所推出的产品与传统葡萄酒产品存在一定的不同,相对来说更符合当下消费者偏好。这些新兴品牌的出现有望逐渐改变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固有认知,不断培育葡萄酒更多的应用场景。   另外如今国产葡萄酒也在不断进行品质提升,无论是行业制度日渐完善,还是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似乎都显示着国产葡萄酒在向着越做越好的方向前进。而且疫情对进口葡萄酒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   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葡萄酒产品的出现,以及品牌做出的消费教育,都对葡萄酒市场发展提供了助力。未来如果葡萄酒行业能够继续健康、规范发展,那么葡萄酒也未必不能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认知&浅评:葡萄酒作为低酒精酒类,在低度酒市场快速发展之际,却似乎并未因此而快速崛起。说起来,可能还是与葡萄酒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有关,之前不规范的市场影响了产品形象和产品品质,再加上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存在不足,以至于现在葡萄酒市场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不过在新葡萄酒品牌不断兴起以及葡萄酒行业逐渐完善之下,葡萄酒这一品类未必没有机会。相关推荐: 质量表现远优于市场均值,AITO问界系列以超高品质领跑行业3月16日,权威垂直媒体汽车之家发布2022年《年度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报告显示,在新车百车故障数(PPH)方面,问界系列车型以优异成绩PPH值69位列新能源品牌榜第一、中国品牌榜第二,质量表现远优于市场均值,以超高品质领跑行业。 作为直观反应车市质量发展趋势的权威报告,汽车之家《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是基于真实车主对于拥车期2-12个月内车辆质量情况的调研,通过汽车行业内通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分析评定汽车质量情况的产品。其中,新车百车故障数(PPH)是指拥车期在2-12个月的新车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包含故障、异响、使用不便等问题。百车故障数值越小,代表质量越好。   品质卓越,问界系列新车质量跃居榜首 今年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品牌新车质量的平均PPH值是156,故障数较2021年的149有所上升,说明中国汽车品牌一年内的品质表现,正呈现出下滑趋势。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赛力斯与华为联合设计的AITO问界系列车型,一年间跃升至PPH新能源品牌榜冠军、中国品牌榜亚军领先位置,质量与品质表现出色,实属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系列车型百辆仅69例的故障数水平,即便是放到全球品牌范围中也仍处于领先位置:与海外品牌表现最优的日产品牌74例故障数相比,问界系列车型的品质也更加优秀。 毫无疑问,创造这样出色的成绩,问界系列车型是优秀且过硬的。结合报告中PPH九大维度来看,故障数占比最多的是“行驶过程”和“电子设备”这两项。而对于问界系列车型来说,源自赛力斯汽车过硬的整车制造实力和华为在软件方面的强势赋能,其恰好在这两项行业“软肋”层面下足了功夫,问界系列车型质量表现出色的原因,也就不难得出了。   以“精品战略”夯实基础,问界系列车型屡获好评 众所周知,问界系列车型是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并推出的汽车产品。一年间,三款车型先后亮相发布:问界M5,以出色的操控与豪华驾乘体验,为问界系列车型打下了信任基础;问界M7,凭借大六座布局与宜商宜家的特性,为更多用户提供超越想象的豪华舒适体验;问界M5纯电,为纯电出行一族赋予更多自由,是更“懂你”的纯电智能座驾。 凭借出色的产品力与市场号召力,三款问界系列车型收获了行业与市场的一致认可,实现了“上市即热销”。至今,问界系列累计交付量已超过8万辆,市场表现十分亮眼,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孕育问界系列车型的合作过程中,赛力斯汽车与华为基于“以用户为中心,品质至上”的务实价值观,明确分工:赛力斯汽车负责整车产品的研发、智造、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渠道销售等,携手助力问界系列车型在产品质量、品控上达到超越期待的更高标准。 合作伊始,赛力斯汽车便打造了五大精品战略,这是一个包括精品研发、精品制造、精品质量、精品供应链以及精品服务在内的五大精品平台,能够从多个维度助力赛力斯汽车持续向上,实现成功,也为问界系列车型出色质量表现打下坚实基础。 毋庸置疑,赛力斯汽车过硬的智能制造实力,是对问界系列车型品质的有力背书。赛力斯汽车拥有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拥有智能协同系统“数字大脑”的智慧工厂。例如两江智慧工厂,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车间,具备平台化、柔性化、透明化的生产线,通过1000余台机器人协同,实现了关键工序100%自动化,24小时全时在线检测,确保高品质产品的输出。 此外,基于“精品战略”,赛力斯汽车在研发、供应链、服务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全方位为问界系列车型赋能,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服务体验。源自上述持续不断的努力与探索,问界系列车型在反映真实用户评价的关键指标NPS(用户净推荐值)方面,获得了80+的超高得分,远高于40分左右的汽车行业的均值,更实现了对BBA等在内豪华品牌的全面超越。 源自权威媒体调研的认可与数以万计用户的口口相传,出色产品质量和优良口碑表现足以证明问界系列车型的优秀。屡获殊荣的背后,离不开赛力斯汽车对问界系列车型的持续付出与强劲赋能。作为“智选车”模式的奠基人与践行者,赛力斯汽车与问界系列车型,有望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打造新的里程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readdaily.cn/other/59106.html

Like (0)
Previous June 14, 2023 1:59 pm
Next June 14, 2023 1:59 pm

相关推荐

  • 负面消息萦绕不断,至今更未盈利,快手的故事还好讲吗?

    近日,月活10亿的快手因直播里涉及多项违规违法行为,不少主播被清除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一方面,在快手平台受相关卖药、卖彩票的信息误导,导致用户被骗者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大量投诉质疑快手平台诱导消费、低俗直播,称陷入快手“难以自拔”。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大型直播平台,一方面应认真核对主播真实信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应尽到安全保护义务,通过技术手段等防止平台成为低俗直播,乃至一些不法行为的滋生。另一方面,平台自身要诚信规范运行,不得利用自身优势地位诱导用户谋利。 一、直播平台沦为传播低俗信息工具 其实,早在今年2月7日,因为一些低俗直播中涉及隐晦涉黄招嫖暗语,快手接连发布了两则打击招嫖的治理公告,处理的违规账号数量高达90多万个。 比如,2022年11月,韩某通过快手直播时与王某连麦并进行“PK”,约定输的一方进行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韩某为增加人气,博取眼球并通过“PK”获利,使用内容露骨、低俗淫秽的语言与王某进行互动,二人连麦时观看人数约600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不仅如此,用过快手直播的用户都知道,一到半夜时分,平台上各种衣着性感的主播总是能轻易出现在大众视野,而一旦有用户好奇而驻足停留,主播们通常都会用熟能生巧的话术来吸引用户观看,比如“包你满意”、“私密活动”、“睁大眼睛,只有2秒钟”等隐晦露骨言语,先把直播间人气拉起来。待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涌进直播间,等待进一步观看时,主播们又会适时引导这些用户充值,送价值昂贵的烟花、跑车等,以此来获取暴利。 近年来,通过快手观看“低俗、涉黄”直播的人士被骗、被诈骗者的现象并不鲜见。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与快手有关的“诈骗”案例已达1673篇,与快手有关的“淫秽”案例亦有96篇,黑猫投诉网站上,快手涉诉已超10万条,其中不乏大量的有关其主播虚假宣传的投诉。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曾挂出一个诈骗团伙案例,夏某伙同侯某某、冯某某等5人在快手直播间谎称以处对象并通过发送色情图片和视频等名义致使多位受害人被骗,通过实施诈骗非法获利金额最高的有1.2万,金额最小的仅18.8元,该案团伙成员最终均被绳之以法。 二、直播违规行为被骗剧情屡屡上演 本是提供丰富多彩直播形式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快手,稍有不慎,就会沦落为传播不良低俗信息的工具。 除了上述直播诱导用户被骗案例外,平台把关不严、风险提示不到位,也是用户被骗的重要因素。 据黑猫投诉平台信息显示,2022年7月,一男子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快手直播平台体育彩票刮刮乐,就尝试了一下30元中奖了,结果去提现,平台才告知要到1000元才可以提现,随后用户又以快手的快币方式充值了100元、20元和50元,可最后还是不能提现,快手客服人员解释称与平台没有关系就不了了之了。 针对平台审核方面,快手曾公开表示,快手力求为广大用户打造严肃、安全可靠的直播平台,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提出的个人信息最少、够用的原则,核实各大主播所需的基本信息。快手已经建立了一套覆盖内容审核、社区安全等多方位的监管系统,针对不同形式的直播内容,统计相关违法违规举报反馈,并依次排查。 同时,快手配备有专门的审核团队,相关内容已经被纳入“神盾”系统,平台会通过智能算法模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审核,快速、高效、严格拦截违规内容。 此外,快手还与多个省市级反诈中心建立深度警企合作,与公安部门积极合作,整合证据,协助警方打击抓捕违法犯罪人员。 虽然近年来,快手已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活动,但从上述案例看,快手在基本的信息审核方面都是缺位的,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重点解决。   三、持续亏损,业绩下行也不好过   不了解快手的人可能认为其流量巨大,业绩一定很漂亮,但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用“流血”一词形容也不为过。 一方面,营收增速高速下滑,至今未盈利。财报显示,2018-2021年,快手分别实现营收203.01亿元、391.2亿元、587.76亿元和810.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3.43%、92.7%、50.24%和37.95%。 而净利润方面,2018-2021年快手分别净亏损124.29亿元、196.52亿元、1166.35亿元和780.77亿,而2022年前三季度,快手一共亏损了121.42亿元。 可见,作为业界的“老大哥”,快手近些年日子并不好过,营收端口步伐一直放缓,盈利也成为了一件极为漫长之事。 另一方面,持续的巨额亏损也在不断消耗着快手的现金储备。根据最近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快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9.59亿元,较2021年末的326.12亿元缩水一半以上。 具体来看,在现金缩水背后,经营活动导致的现金减少27.67亿元,投资活动导致的现金减少为130.05亿元,融资活动导致的现金减少为24.39亿元。 显然,如果快手接下来继续保持之前的高亏损水平,再加上投融资不断耗用大量现金流,看似庞大的现金储备也会很难维持下去,一旦资金耗用殆尽,这对于快手而言将会是沉重的打击。   总的来看,快手在面临两方难题,一是宏观层面,随着国内监管的趋严,快手虽在不断加大内部治理的相关力度,但成效却微乎其微,总有接二连三的违规事件爆出。二是微观层面,盈利难题始终是悬在快手头上的达克摩斯之剑。在这样的两难局面下,留给快手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相关推荐: Temu加速出海 :内卷电商卷出内伤 文/郭楚妤 彭艺信 编辑/侯煜 海外版“拼多多”Temu,正在加速开疆拓土。 2月9日,Temu在加拿大上线站点后仅仅一个月,Temu的触角就延伸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公开消息显示,Temu英国站计划于3月25日上线。而欧洲市场也在Temu的规划之中,或将在今年上半年上线。 按照此规划,Temu的海外市场多点布局,实现了三大洲的覆盖。 拼多多的海外扩张可谓趁势而上,去年9月,Temu刚上线就登顶美国Google Play购物类软件下载榜第一。Temu上线第二周,在美国市场iOS和Google Play的下载量激增860%。在美国上线仅仅半年时间里,Temu就已经完成了既定目标。 扩张底气从何而来 Temu神速扩张的背后有何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价格竞争力,6.49美元买到一件Size齐全的连衣裙,花3.29美元为家中的宠物狗添置一个造型奇特的狗窝,只花1美元就可以获得一款设计还不错的AirPods的硅胶壳。有竞争力的价格保证了稳定的销量,当前在Temu平台上的女装、小家电之类的热销产品已经实现单品日销过万件,单店日销过三万件。 同时,对国内拼多多模式的复制也吸引了更多海外用户。去年11月,Temu推出的“砍一刀”的社交裂变玩法,用户在邀请新用户下载完成并成功注册后,就能拿到现金奖励。后来Temu又加大优惠力度,现在用户在邀请好友砍一刀成功后,可以获得20美元现金和80美元优惠券。 一般而言,电商平台出海,物流时效和配送质量均会成为掣肘因素,也因此会降低消费者的好感度。就连国内拥有最强大的自营物流体系的京东也不例外,在欧洲市场,外包物流公司UPS的服务不尽如人意,引发了用户的吐槽。但在此方面,Temu并没有拉胯。Temu当前是没有海外仓的,所以商家的货物会统一放在广州仓,并由官方统一运输到海外。有北美消费者介绍,在Temu上购买的小商品基本一周左右就收到了,运输速度很快,慢的话,2周内也肯定能到。 有财大气粗的拼多多做后盾,在营销上Temu也是丝毫不含糊,Temu一个月的广告费就要花掉差不多10亿元人民币,在FaceBook、TikTok等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其阔绰出手的投放。 今年2月,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有“美国春晚”之称的超级碗上投放了多次广告,每秒花费23万美元。Temu花费了巨额广告费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流量收益。有北美留学生向《华尔街科技眼》介绍,“下载Temu应用,像个亿万富翁一样购物”已经成了美国teenager之间的一个梗,打开了他们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超低价格、无处不在的营销给了国外年轻消费群体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而截至2023年2月23日,Temu App总计下载量4000多万,新增用户增速第一,App Store购物榜霸榜69天、Google Play购物榜霸榜114天。Temu正在创造海外版的“拼多多神话”。 亚马逊让出的出海机会 按照Temu的扩张效率,成为跨境电商巨头指日可待。但通过低价策略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之后,未来还需要营造更醒目和更具市场价值的标签。 “我们也充分理解海外业务将会充满挑战,需要不断尝试”,对于现阶段的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在采访时如此表态,拼多多不会去简单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会努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这个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公司和团队都非常有价值。 对出海商家而言,Temu的价值不言而喻,很长一段时间内,供应商侧的中国卖家想要进入美国主流市场都绕不开亚马逊。但亚马逊更倾向于善待大的品牌供应商,对中小卖家并不友好。2021年,亚马逊爆发封店潮,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数据,约有600个中国品牌和3000个卖家账号被封,行业损失超20亿美元。 傲慢的亚马逊让出了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对于市场嗅觉极其敏锐的拼多多而言,势必不能让这么宝贵的机会溜走。 能在近乎饱和的国内电商市场脱颖而出,拼多多依赖的是中国制造,成为众多白牌供应商和中小企业的主力销货出路。 2021年—2022年,当中小卖家对亚马逊望而生畏之时,拼多多再次出现,成为众多白牌企业和中小厂商海外服务商。2022年9月,拼多多宣布正式启动“2022多多出海扶持计划”,该计划投入百亿资源包,首期打造100个出海品牌,扶持1000家制造企业直连海外市场。这对中国市场的中小制造业主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 但对消费者而言,除了低价,Temu还未拥有其他更醒目的标签。这一次,Temu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国内市场的增长奇迹还有待市场检验。 中国电商,海外斗法 拼多多的扩张显得太急,也为出海的中国电商行业埋下隐忧。 近年来国内电商市场趋于饱和,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在欧美市场,年轻消费者追求强互动的购物体验,社交电商风口初显,根据eMarketer的预测,2026年全球电商渗透率有望达24%,市场规模达9.1亿美元。 风口已来,市场更卷。 实际上,早在Temu之前,大本营位于广州跨境电商独角兽就已经在海外市场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平台。之后,Temu复制SHEIN的发展模式,且在拼多多的扶持下,发展势头更猛。Temu走SHEIN的路,正在让SHEIN无路可走。由于售卖商品存在交叉、目标用户重合、营销手段高度相似,二者之间的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 为了钳制对方的发展速度,并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双方已经从市场较量演变到了对簿公堂。去年12月SHEIN将Temu告上了美国法庭,原因系Temu涉嫌冒充SHEIN在社媒营销,并收买网红拉踩SHEIN,目前案件仍未完结。 此外,Temu还被指控利用SHEIN的热度使用虚假账号引导消费者下载其App。 SHEIN表示,这些冒名账户上的链接直接引导消费者下载Temu的应用程序,误导消费者认为两家公司存在关联。对此,Shein希望制止Temu继续冒充其进行营销,并要求Temu对恶意营销带来的销售损失进行赔偿。 不过对于这一系列指控,Temu并未承认,已请求法院驳回诉讼。这起出海后仍然“窝里斗”的知识产权纠纷颇受美国消费者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双方的信誉,并降低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电商的信赖度。相关推荐: 中国健力宝含电解质饮品 优越品质助力大众渡过难关今年,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受到了大家的青睐。作为中国第一款电解质饮料,健力宝自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成为公众的热门购买对象之一。 电解质是钠、镁、钙、钾、氯化物、磷酸盐等矿物质,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非常重要。它们存在于我们的身体组织、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可以维持人体内的水电平衡。可以说,这些电解质的电荷特性是身体发挥关键作用的来源。健力宝的各种运动饮料富含碱性电解质,不仅能在人体急需时立即补充营养,还能在剧烈运动或因发烧等原因短时间内大量流失体内微量元素时有效补充电解质。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国潮品牌健力宝。作为一个民族经典品牌,它不仅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碱性电解质饮料,而且脚踏实地,一路赢得了消费者的良好声誉,并跟随时代,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创新。 经过多年的产品创新开发,健力宝不仅是健力宝的经典系列,还有健力宝的无糖纤维 系列、健力宝爱运动系列、健力宝超能系列等。无论健力宝含有哪种电解质产品,都含有人体代谢所需的各种糖成分所含的各种糖原。人体可以直接消化和吸收部分糖,其余的会留下血液循环,在血液流动过程中氧化,转化为维持我们运动和生活的能量,为我们补充体力。转化后储存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糖,必要时通过生物活动分解,作为后续能量补充。与普通软饮料相比,健力宝的电解质饮料能更有效地为人体补充能量,同时含气量低,不会增加消化吸收的负担。此外,不同种类的健力宝饮料中添加了不同的营养成分。无论你是运动员、倡导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怀旧的80代,你都可以在健力宝找到一种适合你的惊喜饮料。 作为中国电解质饮料的祖先,健力宝自诞生以来就陪伴中国人见证了中国的飞跃。面对这一挑战,健力宝还将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保护中国人民的健康。

    March 28, 2023
  • 功能消费迈向精智生活,绿联如何撬动3C数码新增量?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当前国产移动数码周边市场俨然已迈入成熟期,相关企业也完成一轮腾飞,正在为新的发展蓄能。 其中,绿联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行业进化升级的缩影。产品层面,已完成从“数据线厂商”到专业数码科技公司的蜕变。2023年京东双十一战报显示,绿联在扩展坞、硬盘盒、线缆、手机支架等品类上均斩获畅销榜冠军,尽显业内第一梯队水平。 而在渠道层面,已从国内的天猫、京东走向海外的Amazon、Lazada、Shopee等电商平台,可以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 可以看出,其俨然成长为全球性科技消费电子品牌。而这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另外,市场的品牌比拼仍在持续加剧,绿联还将靠怎样的方法论,进一步赢得消费者厚爱? 成为全球化品牌的道路上,绿联靠什么突围? 全球化背后,不可否认的是绿联赶上了3C智能周边产品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尚普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产品及配件市场规模将达到5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中国将保持领先地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以上。 这一背景下,绿联在细分产品领域展现出较强的领跑实力,比如,在国内扩展坞市场中,绿联占据份额16.07%,高于Belkin的8.43%、安克的1.04%和品胜的0.79%。 但众所周知,当前的3C数码周边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能实现突破发展,更为关键的还是企业自身的能动性。 具体而言,2010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产业兴起,诸多拥有供应链资源的小微企业纷纷打造数码配件。市场不断扩容,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比如,由于低价低频、供应链高度成熟,3C配件产品同质化、品控不佳问题显著。此前,有业内人士就曾表示:“手机配件尤其以数据线、耳机、手机壳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全网共有大概上几十万个品牌。竞争激烈之下,众多品牌主打价格战,但相应对新品研发有所忽略,因此同质化情况较为突出,且产品质量堪忧,很难形成高档品牌。” 而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在不断走高。艾瑞咨询披露的《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显示:“消费者并没有放松对品质的追求,多试多挑、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已经成为近四成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这也相应呼唤3C配件品牌更加重视产品品质,尤其是在赛道拥挤的情况下,能够遵循消费需求打造产品的品牌也更容易冲出重围。而绿联的国际化品牌之路也正是由品质出发,即以用户为中心,秉承“简洁、易用、可靠”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产品。 比如,绿联闪充湃Pro 100W氮化镓充电头,采用新一代 GaNInfinity 氮化镓的创新技术应用,并内置短路保护、超温保护、过流保护、防雷击保护等11 重保护措施,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 而为了持续推出优质产品,加码研发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项。据可查数据,2019-2022年上半年,绿联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488.53万元、9512.70万元、1.57亿元、8322.42万元。另外,公司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6月,绿联已拥有境内专利698项、境外专利506项。基于此,绿联也赢得了更多市场认可。据悉,绿联已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当代好设计大奖、汉诺威工业(iF)设计奖、中国红星奖等众多设计界荣誉奖项。 这也给了绿联在全球舞台上大展身手的底气。 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商产业正蓬勃发展。商务部披露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另外,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基于此,不少3C配件品牌也已开启全球化进程。比如,倍思科技设计创新负责人陈林松曾透露,公司已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国家设点,目前海外销售额占比为四成左右。 而早在2014年,绿联就开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3月,绿联近半收入来自境外,其中东南亚区域占公司境外收入的比例约为15%。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绿联主要借助当地Shopee等主流电商平台,撬动海外市场。相比建设独立站,这种做法成本显然更低,可以充分利用平台流量及营销、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工具,更轻巧地在海外市场打开发展空间。 正如绿联Shopee运营负责人Lisa透露:“站外的 Shopee×Facebook 广告(CPAS)可以帮助我们精准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提升销量;同时 ,绿联已经开通了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市场的Shopee海外仓服务,店铺产生订单后,打包出货、跟进售后等环节均由 Shopee负责,省心且物流时效提升显著。” 凡此种种,立竿见影地提高了绿联在海外市场的声量,也促进了其从产品工厂到数码品牌的转变。然而,正如前文所言,无论海内外,随着品牌不断涌入,3C数码配件市场日渐成为高度“内卷”的红海。在此背景下,基于市场需求,相关品牌的产品打造或将更加细化,以形成独特品牌记忆点。 精智消费时代到来,绿联以“新潮”实现确定性成长? 近年来,年轻群体日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聚焦3C数码市场来看,《小红书运营:2023年8月小红书3C行业月报》曾有过揭示,数码科技类目中,19-25岁用户接近35%,为数码科技消费主力。 而随着年轻群体强势崛起,消费需求也已从单一维度的功能导向,转变为功能、时尚、差异化并重的多维导向,正如创客贴营销学院调研显示:“现在部分年轻人对于数码科技的消费诉求不再局限于实用,还有超高的性价比和时尚漂亮的外观。” 从此前OPPO Reno11大卖即可看出。据悉,该款产品使用行业首发光韵宝石工艺打造,整机非常精致、优雅。也因为颜值颇高,OPPO Reno11超级标准版开售30分钟,销量同比暴涨288%。 而电子配饰也已经加入“OOTD家族”,《2023“家生活”趋势白皮书》显示,包括骨传导耳机、智能手表等,日渐成为年轻人提升穿搭时髦度的必备神器。在这样的消费趋势下,对于绿联等企业而言,无疑需跳脱囿于功能视角的“产品逻辑”,转向以潮流单品推动品牌传播,并助力消费者构建精智生活,以实现更加确定的成长。 一方面,开发出更多新潮产品,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对此,绿联已有较强积累,其俨然成为“数码大超市”,产品线覆盖生活精品、手机周边、电脑周边、影音周边、车载周边等诸多品类,并注重强调设计感。 比如,绿联Fun+机械键盘在保留优质机械结构的同时,揉和浪漫樱花粉、清新薄荷绿、温柔奶黄色等多种色彩,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为新潮的使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新潮也不仅体现在独树一帜的设计感,还体现在产品科技属性的增强。众所周知,当前消费电子市场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智能化、数字化,尤其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普及,3C周边产品升级也需渗透更多新兴技术力量,才能进一步增强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 绿联并未错过这一轮创新浪潮。比如,近两年,绿联已布局了一条清晰的私有云产品线:家用款 DH2100、进阶款 DH2600、旗舰款 DX4600、家用升级款DH2100+ 。其中,DH2100+ 搭载新一代 ARM CortexA55 四核 CPU,内置独立 NPU(神经网络引擎)芯片,拥有 1.6T 的强大 AI 算力。 而这样的产品打造方式,也意味着企业已迈入中高端升级阶段,品牌传播方面的焕新升级需求也愈发凸显。 因此,另一方面,需围绕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潮流热点,持续加强精细化运营。这对品牌真正实现中高端转型,使新潮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十分必要。 基于此,也可以理解绿联的品牌传播逻辑。2023年初,绿联官宣何同学成为绿联品牌推荐官。据了解,何同学是数码科技领域颇受欢迎的博主,在B站拥有超千万粉丝。签下何同学,显然有助于拉近绿联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上述策略最终产生合力,推动绿联实现了中高端突破。公开数据显示,绿联SKU代码为“70410”的扩展坞产品,2022年的客单价为158.29元,同比增长10.32%,该产品带来的营收为2329万元,同比增长17.86%。 再展望未来,作为一个成功实现全球布局的数码品牌,绿联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24年消费电子出货有望复苏,与此同时,万物互联浪潮兴起,3C配件市场将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可以确定的是,围绕产品新趋势与品牌传播方式创新重构市场竞争力,存量深耕与增量扩张并进,已逐渐成为3C数码下一个时代的主题。 在新趋势下,绿联或将探寻到新的蓝海,基于成熟的品牌运营之道,扬帆起航。 作者:天宇 来源:松果财经   相关推荐: 胆囊结石有哪些危害?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是没有症状表现的,大多是随着健康检查而被检查出来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没症状而忽视它的危害!下面南京龙蟠结石医院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胆囊结石有哪些危害?   【胆囊结石的危害】   早期胆囊结石一般只有一颗,体检也比较小,这种时候对胆囊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小,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没有采取治疗,结石就会慢慢增多,体积也会逐渐增大,乃至形成充盈性结石充满整个胆囊,这个时候对胆囊的伤害就大了,它会梗阻胆囊管,导致胆囊内压升高,出现胆绞痛的症状,严重时还有引起胆囊壁坏死穿孔。这就是为什么晚期胆囊结石会导致胆囊功能衰竭、胆囊炎、胆囊癌的原因。   患有胆囊结石后,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胆囊结石的机械刺激常常会招致细菌感染,引起胆管发炎,炎症常常反复发作,并迁延不愈。胆囊结石还会引起、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肝脓肿、胆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症等许多并发症。   【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在临床治疗上的不断革新,作为新一代的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在取净胆囊内结石的同时,又完整保留胆囊及胆囊功能。   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将Wolf硬镜、Olympus纤维胆道镜、迷你腹腔镜三内镜,以及取石网篮和活检钳联合应用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利用三内镜优势互补,让视野广阔清晰,能清楚观察胆囊内及胆囊粘膜下结石位置、大小,并能发现较小病灶,弥补了单一器械操作缺陷,提高胆囊结石取尽率。   适应症:结石大于5mm的单纯胆囊结石、胆结石;胆囊功能正常者可做保胆取石手术。   技术优势:手术全程无痛,体表创伤极小;清晰开阔视野,安全取净结石;科学保留胆囊,器官完整健康;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胆囊结石既要治的早,也要治的好,选择很关键,发现胆结石请不要盲目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您有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南京龙蟠结石医院的在线医生为您提供免费指导,让您的治疗更放心!相关推荐: 长沙仁爱医院怎么样:专注专业,收费透明,尊重隐私  长沙仁爱医院是一家专业妇科医院,专注女性疾病的研究,关爱女性健康。医院科学检查,规范诊疗,收费公开透明,尊重患者隐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性,积极向社会科普女性健康知识。   相信不少女性都对附件炎有部分了解,附件炎是指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在女性人群中是非常常见的。   根据病程的缓急,附件炎一般可以分为急性附件炎和慢性附件炎两种。急性附件炎发病较急,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未能彻底治愈,则有可能转变为慢性附件炎。慢性附件炎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造成盆腔组织充血、结缔组织增生、炎性渗出、纤维化,导致盆腔内脏器的粘连。   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何差异呢?   急性附件炎主要症状是急性下腹痛,一般发病急,疼痛较为剧烈,同时常伴有高热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伴寒战。行妇科检查,附件区压痛,反跳痛痛明显。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亦明显升高。如急性附件炎治疗治疗不及时,则可能转变为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使盆腔充血,结缔组织纤维化,盆腔器官黏连。患者主要症状包括下腹部坠胀、腹痛、腰骶部疼痛等。发病后症状时轻时重,可伴有白带的异常、腰腹疼、月经周期紊乱等,月经来潮或者劳累可加重病情。行妇科检查双合诊,附件区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或可触及疼痛包块。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目可升高或正常。一旦形成慢性附件炎,有30%的患者会出现不孕症,并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后期会对患者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长沙仁爱医院温馨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当出现身体的异常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遵医嘱治疗,以免疾病症状加重,给身体带来更大的损害。相关推荐: 河南中医金先红主任,开启互联网+医疗看诊,高血压从“肝风内动”入手效果显著!云太医,是首个国家特色中医平台。它集合了多个国家的非遗和诸多三甲名医。云太医看诊,实现与名医面对面,为客户提供从诊疗到健康管理的全周期服务。 云太医,成立于海南高新产业园区,由于其精准的定位,强大的医疗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前瞻性的互联网诊疗经验,一举获得互联网医疗牌照。集“预约挂号、在线咨询、远程复诊、药事服务、健康商城、健康服务”六大服务为一体。 金先红,主任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河南中医学院心力衰竭研究室主任,40余年的临床一线工作经验,师从国医大师张磊,尤其擅长疑难和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擅长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早搏、脑梗、心梗等内科疾病;对未病的调治及健康保健也有独到的见解。 高血压已成为现代人并不陌生的老朋友,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面对随时存在爆表危险的血压值,高血压一族真可谓是不敢生气、不敢发火,生怕一个不小心血压就飙升了!     金先红主任认为高血压主要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本病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及内伤虚损等原因造成,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瘀血内阻所致,不同病症选择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其他 January 10, 2024
  • 大模型即将改变世界,百度先上牌桌

    技术百度,“工匠”李彦宏

    May 27, 2023
  • 手回科技:人生的“小雨伞”,能否撑起自己的增长路?

    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表达了对2024年保险市场表现的观点。 比如,开源证券表示,政策组合拳带来beta催化,保险业务端和弹性占优;中国银行证券指出,2024年,保险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具备长期配置逻辑。 这些观点反映出保险行业经营情况整体向上的趋势。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3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这也是保险业深度转型以来,原保险保费收入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伴随行业景气度回升,从去年至今,手回科技、恒光保险代理、众淼创科、圆心科技、车车科技、致保科技、广东创世纪等一众保险中介公司或冲击IPO,或抛出上市计划。一时间,保险中介上市潮涌动。 然而,繁花锦簇之下,却另有隐忧。今年初,毕马威保险业首席执行官在新年展望中提到:“尽管绝大多数保险业首席执行官仍对未来几年的增长充满信心,但与2022年相比,对未来抱有信心的人数已有所下降。我们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保险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节点,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年初递交的招股书中,手回科技提到:“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我们以科技驱动的产品销售的能力和保险客户服务能力能有效解决保险公司面临的保费增长受限的困境。随着中国线上长期人身险中介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能够利用此不断增长的行业机遇。” 那么,手回科技的底气从何而来,未来又能否保持增长? 一、精准定位,锚定韧性增长 保险行业深度转型调整已持续数年,如今正迎来新的周期。 以人身险为例,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行业:2023中国保险发展报告》,2019年,业内出现寿险新单增长乏力,但在2023年,该情况因为增额终身寿等产品销售火爆而出现反弹。数据显示,2023年,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其中,寿险业务增速第一,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76万亿元,同比大增12.75%。 这也体现在手回科技的经营业绩中。作为以长期人身险产品销售为主业务的保险中介公司,手回科技业绩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表现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彰显出较强的业绩韧性和业务张力。 在笔者看来,这不是昙花一现的高光,而是产品结构、渠道能力和核心客群优势所带来的韧性增长。 首先,从产品结构看,手回科技的亮点有二:一是以长期人身险产品为主导,二是独家定制产品展示的IP打造能力。 在招股书中,手回科技提到,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与全国超过65%的人身险公司已建立了合作,在长期人身险领域具备领军优势。 长期人身险产品短的长服务周期性质,意味着手回科技可以与保险客户建立稳定而长久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让公司提供贯穿保险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保险服务,从而产生持续的收入流。 同时,手回科技还在产品定制化方面发力。从成立至今,手回科技出售了超1300个产品,其中有超过200个产品是和保险公司独家定制的产品,如超级玛丽成人重疾险系列、大黄蜂少儿重疾险系列、增多多增额终身寿险系列等。 长期人身险产品优势加上定制化打造热门IP的能力,是手回科技增长的主要动因。2023年前9个月,定制产品的首年保费总额占公司销售的全部保险产品首年保费的57.8%。 再看渠道方面,手回科技建立了一个连接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业务合作伙伴及保险客户的生态圈,构筑起规模的护城河。 销售保险产品,有效触达是关键。手回科技通过小雨伞、咔嚓保、牛保100三大在线平台,分别推出了在线直接销售解决方案、代理人营销科技解决方案和业务合作伙伴营销科技解决方案。 在这个生态中,手回科技建立了完整的保险服务链条,包括由超过2万名保险代理人组成的销售网络,三大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800万,累计投保人数量超过280万。 其中,代理人渠道的建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较长的队伍培育时间并承担较高的失败概率,而就复杂的长期保障类产品而言,专业代理人渠道有先天的优势,因此规模化的渠道网络构成了手回科技的护城河。 最后,从核心客群来看,手回科技业绩稳定性较强。 根据招股书,手回科技的投保人以中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的30-45岁人群为主,30-45岁的投保人于往绩记录期间贡献总保费占比63.9%,贡献保单量占比71.0%。 这一客群的特征很明显,平均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强,同时处于保险理财意识增强的阶段。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这类客户能较为稳定地创造收益,这一点也可以从手回科技逐年增长的投保人人均保单数中窥见一二。 总的来说,手回科技的产品定位、渠道建设以及随之确定的客群,共同决定了其增长的韧性。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手回科技的成长确定性十足呢? 二、藏在招股书里的行业转型信号 凡事有利就有弊。 手回科技在产品、渠道和客群等方面的特征,既展示出增长潜力,也透露出保险中介公司业务思维转变的契机已经到来。 从长期成长来看,公司所属的细分赛道增长潜力较强,且公司自身盈利水平相对稳定。 具体来看,中国长期人身险的线上保险中介市场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总签单保费计算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人民币70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5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5.1%,并预计到2027年达到人民币3910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9.7%。 与此同时,手回科技过往盈利水平(去除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产生的账面价值变动后)稳中向好。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前三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率分别为12.6%、9.3%、15.6%, 与此同时,有两大信息也揭示了保险中介公司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在产品结构上,定制化的成功也导致了,手回科技与保险公司IP的深度合作与绑定。 但是,保险公司抓紧加强自主销售渠道的建设。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传统保险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平台,直接向保险客户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 手回科技需要考虑如何发展及维持与现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关系及吸引新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获得更多经营确定性。 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30-45岁人群是保险业竞争较为激烈的核心客群,手回科技面临着其他保险公司和中介平台的高强度竞争。 争夺全生命周期价值高的客户,不断促成保险保单的背后,是手回科技较高的品牌广告、流量渠道等开支。根据招股书,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前三季度,手回科技营业成本分别占了营业收入的70.2%、65.2%、67.5%。 因此,在维持当下增长和盈利水平的同时,手回科技需要创新自身业务价值,翻开发展的新篇章。 那么,保险中介如何为合作伙伴、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筑高自身业务的护城河? 三、行业深度转型中,保险中介价值向上之路 回答这个问题,意味着重新审视保险中介公司在产业生态中起到的作用。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过去十年里,以“互联网+”为标签的保险中介在行业中扮演着创造增量的角色。 然而,随着保险公司自身高质量改革转型持续深入,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险企“去中介化”,保险中介公司单纯的销售渠道价值逐渐弱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保险中介公司没有了创造价值增量的机会。 在客户需求方面,相比大部分行业,保险业产品同质化更加严重,价值难以传递。如何向保险客户有效传递真实信息,增强保险产品吸引力,一直是保险中介的价值锚点。 以重疾险为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调研了行业内200 名来自各家主要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的精英代理人,调研结果如下图。 图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身为长期人身险头部玩家,且长于产品定制化的手回科技,有望抓住这些保险销售过程中的堵点,从而放大自身优势。 与此同时,对合作伙伴而言,保险中介的角色正在转变为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大使,影响和推动行业实现技术上、服务上的价值升维。 当前,保险行业人海战术逐渐失效,代理人增员驱动模式难以为继,大部分险企都在转变业务思路,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前沿技术的应用。 针对这一需求,保险中介公司从“产品销售”向“技术服务”转型。具体而言,手回科技旗下小雨伞保险经纪公司在2021年就启动了名为“小雨伞‘科技+’保险服务平台”的项目,围绕智能核保系统、“闪赔”AICS理算系统、人工智能保险顾问“静静”、人工智能核保“小智”等关键词,探索特色智能化服务。 在笔者看来,相比传统保险销售模式,这一转变是用人工+ AI开启经验规模化复制时代。比如,手回科技以在线保险交易系统、品质管理系统、营销及展业系统等一体化的技术体系,赋能保险公司业务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保险行业发展主题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全行业都需要提质增效。尤其是伴随老龄化、慢性病年轻化等趋势,保险行业需要在有价值的服务中创造增量。 从政策角度看,相关机构也在不断引导强化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比如,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不得大幅提前收取保费。《通知》规范销售和费用环节,有助于建设更健康的行业生态,推动保险企业发展。 这意味着行业正在迈进新阶段,手回科技继续放大自身精准锁定客户群体的能力,并通过技术与合作伙伴建立更深的价值链接,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成长。 来源:港股研究社   相关推荐: 搞不明白这4类车,别去自驾游 文 | AUTO芯球 作者 | 太2 春天要来了 又可以去浪了 喜欢自驾的朋友憋不住了吧, 鄙人不才全国各地走过,各种车型也大致开过。 那么根据我这几年的自驾经历 来跟大家聊一聊我觉得比较方便好用的自驾车。   第一类,城市SUV 宝马X1途观哈弗H5一类的 这类车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见度高,没错,意思就是我们身边很多家庭都有对吧。这类车型普遍空间都还不错,地盘有一定的底盘离地间隙,能在公路驾驶质感不错的前提下还有一定的非铺装通过能力,偶尔走走小道也不是不可以。可以说是自驾万精油。   第二类,硬派越野车,类似牧马人、坦克300、BJ40等等 这类车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真的能够让你玩到更野的地方去, 比如你告诉我你开个城市SUV想去到没怎么被开发的地方, 我劝你还是趁早打消念头。 对越野最基本的尊重, 你最起码得搞清楚两区跟四驱什么区别,硬锁和电子锁什么区别,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什么区别, 独立悬挂和前后硬桥又是什么区别好吧。 那如果喜欢自驾得你刚好有一台硬派越野车, 我相信你是幸福的,只要你想,你能去到的地方能看到的风景肯定是跟第一类城市SUV不一样的。  …

    其他 March 6, 2024
  • 杨传英主任:中医调理起大用,不孕患者喜怀胎

    太高兴了,我真的怀孕了,太感谢杨主任了……当陈女士确认自己怀孕的消息时,激动的马上来报喜,将这喜人的消息告诉杨传英主任。 陈女士是在2023年2月份由于卵巢早衰,久备不孕了解到杨传英主任。 当时她已经备孕6年,做了两次试管,正准备做第3次,失败的经历让她对这次试管也没有抱任何信心,看到其他试管失败的患者经杨传英主任调理后顺利怀孕,想着要是自己这次还是失败,就也找杨主任试试中医调理。 试管果不其然的又失败了,虽然早有预料,可几万辛苦钱打水漂,孩子也没怀上的陈女士还是伤心了好久,期间一直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杨主任,看到一个有一个的病友好转,怀孕,她也终于下定了决心,预约了杨传英主任的视频问诊。 问诊前,医助很详细的了解了她的病史和治疗情况,问诊时杨主任准确清晰的分析了她的病因病机,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在杨主任的诊治下,不到一个月陈女士就得到了改善,睡眠,饮食都有好转,试管后一直隐痛的小腹也明显好多了。也就是因为这次的好疗效,使得陈女士更加信任杨主任,非常配合治疗。经过3个月的调理,杨主任嘱咐她可以开始试孕了,陈女士又紧张又忐忑,她觉得杨主任的方子治疗效果很好,身体明显有好转,可是之前备孕好几年怀不上的经历,反复试管失败的经历,又让她觉得自己不可能怀孕。 监测排卵同房试孕后,陈女士一直在等着月经来,等着再次备孕失败,没想到杨主任调理后一直准时的月经推迟了,一查,果真怀上了,这让陈女士欣喜万分,恨不能将这份喜人的消息通知给所有的亲朋好友们。 中医孕前调理,可增加怀孕几率 杨传英主任说:中医孕前调理,可以及早发现、治疗、逆转可能影响孕育的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实现优生。在调理上,男性主要是补肾益气生精,增加精子活力和数量,女性主要是调理提高卵巢、输卵管、子宫等这个孕育通道功能。好比一间房子,要住人了,先要打扫清洁、整理布置一样。卵巢功能提高了,卵子和精子质量好,这样就可以提高受孕几率,降低宫外孕、流产、畸胎等风险。 不孕不育症,中医整体料理更胜一筹 引起女性不孕的疾病多达130余种,而且互相交叉、互为因果,错综复杂,需要站在一个高度整体分析问题。目前临床常见引起不孕的疾病有输卵管不通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而现阶段由于工作繁忙引起的无生理性病变的不孕不育症患者也越来越多,而中医在治疗不孕症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辨证施治、内外同治、整体调理优势为国际医学界所公认。 相关推荐: 好山好水:全产业链布局,铸就农副产品王国 在健康消费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黑龙江省那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好山好水”品牌以其独特的产品优势和市场定位,成为中国农副产品市场的一股新力量。该品牌自创立以来,始终坚守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理念,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和健康生活方式。                   天然农副产品品牌 “好山好水”品牌旗下产品丰富多样,涵盖矿泉水、多种东北特产及农副产品等多个品类。其中,矿泉水业务更是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这款矿泉水源自长白山脉的天然地下水,偏硅酸含量丰富,矿物质含量均衡,是接近人体内部环境的天然弱碱水。同时,产品包装高端大气,无论是商务场合还是家庭日常,都能展现出消费者的品味与追求。 从田园到餐桌的健康保障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好山好水”品牌依托那日农业集团的强大实力,形成了从农业科学研究、矿泉水研发、粮食种植、粮食收购、粮食深加工到仓储运输、生物化工、连锁有机食品超市以及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保障。                       “好山好水”矿泉水的客户群体广泛,包括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运动爱好者、商务人士、白领、家庭用户以及注重环保的环保主义者等。这些消费者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倾向于选择高品质、天然、无添加的产品。“好山好水”矿泉水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成功满足了这些消费者的需求,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好山好水,服务人民,健康中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好山好水”品牌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品牌不断创新,紧跟健康消费潮流,积极推出新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品牌还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沟通,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健康知识普及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产品品质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好山好水”品牌不仅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更致力于将健康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消费者。品牌倡导“让全国人民品尝祖国河山的好山好水,健康中国”的理念,通过推广健康饮水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好山好水”品牌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矿泉水生产过程中,品牌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品牌还倡导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选择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包装,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展望未来,“好山好水”品牌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理念,深耕健康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产业链,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品牌将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祖国河山的好山好水,享受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品牌还将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为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山好水”品牌的崛起,不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高品质的农产品和健康生活方式,更引领了健康饮水的新风尚。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山好水”品牌将继续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健康消费市场的璀璨明星。相关推荐: 雅迪电动车辟谣造车计划,以汽车级标准打造两轮出行新体验有消息称雅迪工厂的员工正在拆解兰博基尼、特斯拉等车辆,并且发现雅迪早在几年前发布的许多岗位招聘信息中注明,需要员工有汽车行业研发经验。因此有很多网友猜测雅迪电动车可能有造车打算。 近日,雅迪电动车在官方微博回应了近期的造车传闻,官方表示网传造车信息不实,实际为雅迪内部技术员工研讨,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学习,为全球用户造好车。雅迪电动车在微博中还写道,雅迪暂无新能源汽车造车计划,目前业务聚焦电动两轮、三轮等出行产品。 对此,有专家指出:尽管雅迪目前没有新能源造车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涉足汽车相关制造业。随着电动车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雅迪仍有拓展业务领域,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可能。 实际上,很多人之所以认为雅迪真的会造汽车,是因为雅迪长期领先行业的研发投入让大家看到了雅迪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仅2022年的研发费用较2021年同比增长搞大高达31.1%。得益于长期以来对科研创新的持续“大手笔”投入,雅迪拥有了6家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中心、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大CNAS国家级企业实验室,创造出1900多项发明专利,这些构建了“科技之光”的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雅迪在电动两轮车领域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资料显示,雅迪控股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0.41亿元,同比增长21.3%;上半年雅迪电动两轮车销量累计821.07万台,同比增长33.81%。成为了国内名副其实的电动两轮车第一大厂。 或许,正是这样亮相的成绩,才会让众人相信雅迪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谣言”。而这种信任,也正是雅迪电动车作为民族企业之光的信念与使命。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领航者,雅迪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品牌建设,在更高端战略的指引下,时刻紧跟国家产业化布局进程,用全球塔尖级技术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Created in China”响彻全球。相关推荐: 盈利靠退税,高管忙套现,满帮如何实现“反转”?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这段时间,中概股的日子不怎么好过。 这两天,热门中概股普跌,蔚来跌超5%、B站跌超4%,满帮、京东、小鹏等跌超3%。 当然,中概股跌也不是啥稀罕事儿,3%的跌幅也不算特别大,但我还是留意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蔚来跌没什么好说的,销量摆在那,谁能想到新能源一哥卖得没理想多。 引起我注意的是满帮集团。 虽然跌幅3%不大,但这是去年11月20日股价涨到高点之后,就一路下滑。   11月20日,满帮的股价也一度到了8.3美元,随后一路下滑,到如今已经跌了24%,仅剩6.3美元。 接下来还会不会跌下去,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 不过我更好奇的是,为啥这三个月来满帮股价一路向下?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退税盈利”难绷,高管套现余波未平 上市公司,引发股价大幅震荡的一个直接原因,往往是高管的减持套现。尤其是创始人或者董事长的减持。 满帮股价不振,可能也是受此影响。 去年8月30日,满帮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晖减持1000万份ADS,总价值约人民币5.1亿元。 一同减持的还有首席风险官兼总法律顾问慎凯,减持了60万股ADS,总价值约人民币3053.4万元。   别着急,减持到这还没结束。 3个月后的11月29日,满帮集团首席客户官王正洪也突然减持70万股ADS,套现人民币3722.4万。 就在王正洪减持的次日,满帮集团联合创始人马桂珍减持套现752万美元,也就是人民币5374.92万。…

    其他 April 19, 2024
  • 智己LS7盲订订单大量转让,智己为何不去制止?

    文:谈擎说AI 作者:郑开车 近日,据多家媒体爆料,闲鱼平台出现大量智己LS7盲订订单转让的消息。谈擎说AI尝试搜索了“智己LS7盲订转让”,结果显示,转让信息来自广东、浙江、湖南、上海等不同地区,全国范围内共有“174件宝贝”。   另据汽车行业关注爆料,一名广州的卖家发文称:智己LS7上市前期888盲订权益转让前1万名,提车有5000现金补贴,可以更改购车人姓名、手机号、及车辆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定位为“智能纯电中大型豪华SUV”的智己LS7于2月10日正式上市。虽然要等到3月份才能交付给首批用户,但是上市近半个月来,盲订用户已经能够在线下的官方体验店进行试驾。 此前,由于智己 LS7盲订的订单量还不错,根据智己官方披露,2月1日已经“成功破万”,然而现在二手平台上出现这么多订单转让,不禁让一些媒体开始质疑,智己的预定量或许有“数据注水”的可能。对于此事,目前还暂未看到智己官方的表态。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首批盲订车主体验过智己LS7后觉得不太满意,想要转手找“接盘侠”?还是说之前盲订的车主根本就不是诚心买车,只想赚个差价? 盲订订单大量转让,智己官方为何不制止? 我们都明白,汽车作为一种大件消费品,买家入手时比较慎重,出现个别车主转让盲订订单或退单的现象其实比较正常。例如去年小鹏G9发布后,因为价格配置太复杂,很多盲订车主发现很多搭配并不实用,果断选择退订。 如今智己LS7的盲订出现大量转单现象,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可能是意向车主对车不满意,也可能是对价格不满意。 说到价格,不得不提一下年初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特斯拉率先降价后,很多豪华新势力品牌开始跟进,问界最大降价幅度达到了3万元,小鹏旗下几款车也降价2-3.6万。 再看智己LS7,去年12月20日这款车开启预售,公布的价格区间为35万元-50万元。等到今年2月10日智己LS7正式上市,官方将售价调整为30.98万元-45.98万元,入门版和顶配版均比预售价便宜4.02万。 我们无法知道LS7这款车的毛利润究竟还剩多少,但在降价幅度上,相比其他高端品牌,智己官方已经给出相当大的诚意,最起码比很多盲订车主预想中的价格便宜了很多。 如果说价格没有问题,在褒贬这款车本身之前,还要考虑一种可能:购买智己LS7的车主有部分是黄牛买家。 智己LS7的转单究竟是不是“黄牛”所为?其实不难推测。 事实上,“黄牛”转单赚差价,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而需要“天时”来帮忙。 去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供应紧张等因素,多个品牌的新能源车产能受限,大家普遍涨价,提车周期也大幅延长。比如特斯拉涨价三四万元,中间商赚差价的空间足够诱人。 这种情况下,市面上出现大量“黄牛党”,满足部分消费者图便宜、早提车的心理。 “那段时间我们好多生意都被黄牛‘截胡’了,甚至有的直接冲进特斯拉直营店,销售前脚跟意向客户聊完,黄牛就上前说他有订单,不仅能更早提车,还比涨价后的Model Y便宜。”某郑州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谭红(化名)向谈擎说AI表示。 不过,随着供应链等限制产量的因素得到缓解,特斯拉进入了降价周期,这时候黄牛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今年年初,特斯拉为了冲销量,率先发起“价格战”,其他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跟进,“现在没有油水,倒卖订单的黄牛收敛了很多”。 从这个逻辑来看,目前高端车相继降价的背景下,“黄牛”倒卖智己LS7订单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可能不高。更关键的是,智己LS7还未交付,这款车的品质究竟怎么样,还未得到市场验证,如果不是紧俏货,“黄牛”没有稳赚的把握。 不过,智己官方给出的盲订车主尊享权益,是远远高于888元的盲订价格的。或许正是看到了盲订用户的“丰厚权益”,才会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倒卖智己LS7。 从智己LS7盲订转让者给出的标价来看,的确有少部分卖家给出的价格低于官方的888元盲订金额。如果这些个订单来自黄牛,这单生意妥妥是赔了。   一些人宁愿亏本转让带有盲订用户权益的订单,或许说明这些人看到了智己LS7这款车的真容后略感失望,担心砸在手里,索性低价转让,及时止损。 不过,由于这款车暂未上市,也有一些转让者要价高于888元的官方盲订金额,这些人似乎就有黄牛的嫌疑了。 无论盲订订单转让是不是“黄牛”所为,对智己官方来说,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品牌的定价体系发生混乱,对品牌是一种伤害。 对消费者而言,一些人会有贪图便宜的心理,如果汽车厂商任由订单转让现象泛滥,可能造成交易风险,损害车主的权益。   “非官方销售预售渠道的交易没有保障,容易产生纠纷,比如卖家可能会反悔,或者待买家拍下后临时要求加价。”谭红向谈擎说AI表示。 事实上,汽车厂商对“黄牛”的态度,体现出一家汽车厂商品牌力和话语权的强弱,所以很多高端汽车品牌都在出手整治“倒卖”订单的行为。 被黄牛盯得最紧的特斯拉,曾发布“不转卖承诺函”,要求用户承诺提车一年内不得转让过户,违者要支付开票价格20%的违约金,否则限制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蔚来则推出“首任车主权益”,其中包含大量免费服务升级等变相优惠,销售合同也会约定,车辆一旦转售,上述权益自动失效。 甚至连比亚迪都开始爱惜品牌的羽毛,例如比亚迪宋plusdmi订单不允许改名更名,强行转让订单后,一些终身质保政策也会受限。 “对于一个强势品牌来说,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官方都会抓牢定价权。特斯拉打击黄牛背后,也是其对控制新车价格体系的执念。”谭红表示。 再看智己,很多转让LS7盲订订单的用户都声称,转让后权益不会受到影响。智己为何不急于出手打击转单行为,难道真的不在意价格体系被搞乱吗? 销量持续萎靡,如何打造“中国特斯拉”? 对智己LS7而言,经历订单转让风波其实不算太大问题,毕竟真车还没交付,销量也是未知数,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可是在谈擎说AI看来,很多媒体之所以对转单有各种不太好的揣测,主要是因为首款车智己L7的销量表现很差,第一炮就没有打响。 从上险量来看,智己L7去年累计销量只有4682台,月均销量更不值一提。 近日随着LS7发布,刘涛对外表示,L7销量低迷的原因除了产品和品牌,还有渠道铺设的节奏。 “到去年12月31日,智己累计开设线下体验以及交付中心113家,这是比较少的。”刘涛说道。 从去年问界飙升的销量来看,渠道对于新品牌销量的加持颇为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智己官方任由盲订用户转让订单,或许是为了弥补渠道方面的不足。 渠道其实是重资产投入,一旦和销量不匹配,也会给智己带来沉重的负担。可是从公司背景来看,智己身后站着上汽和阿里巴巴,是妥妥的造车界富二代。   据天眼查APP显示,去年8月1日智己已完成A轮股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近300亿元人民币;近日,又顺利进行50亿元银团贷款签约。不难看出,智己汽车还是颇受资本青睐。 显然,背靠上汽和阿里的智己并不差钱,为何渠道的布局如此谨慎?难道上汽对智己的扶持还有所保留吗? 在新能源高端市场,除了智己,上汽旗下还有一个主打高阶智能的飞凡汽车。 飞凡也是高端新能源品牌,从价格来看,定位略低于智己,属于入门级豪华品牌。现在比较尴尬的是,随着智己的降价,飞凡和智己品牌在价格区间上出现重合,内部竞争也更明显。 据新车交强险购买数显示,已经推出4款车的飞凡品牌,今年1月份销量仅有250辆,同环比分别下降 84.55% 和 90.04%,可谓相当惨淡。而据上汽集团公告显示,砸下重金打造的智己1月份也只卖出507辆而已。 从销量来看,飞凡和智己在新能源市场上的存在感都很弱,简直就是一对“卧龙凤雏”。既然飞凡还没飞起来,刘涛和智己的压力就不会有丝毫减轻。 近日随着LS7车型发布,刘涛乘势喊出了2023年的销量目标:4.5万辆。客观地说,这个目标定得并不算高。 让人遗憾的是,这个曾被视为上汽“一号工程”的高端品牌,距离成为“中国特斯拉”的目标似乎更远了。 相关推荐: 醒脑虎人参草本特饮:百年老字号瑞回春的时代突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平淡而有规律的生活,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做起来往往不那么容易。对一些人来说,良好的睡眠可能是一种奢望。 最近,超过3亿人患有睡眠障碍。调查显示,中国超过3亿人患有睡眠障碍。其中,超过3/4的人晚上11点以后入睡,近1/3的人直到凌晨1点以后才入睡。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睡眠?事实上,40%以上的晚睡党不想熬夜,但工作和学习任务迫使他们加班;33.6%的晚睡党完全习惯了。他们不想在晚上睡觉之前睡觉。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划分自己的晚睡时间来补偿白天占用的时间,疯狂地刷戏剧和观看视频。 事实上,熬夜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积极是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帮助他们成长,让他们的职业生涯上升;消极是对身体的伤害和焦虑的滋生。在这种背景下,因为“抗疲劳”“能量补给站”在卖点上,能量饮料已经成为许多专业人士热衷的对象,其中,“醒脑虎人参草本特饮”以“以食代养”“治未病”等观念迅速出圈,一上市就赢得了满堂掌声。 传承:百年老字号强大背书,安心选择,安心食用 据悉,醒脑虎是百年老字号“瑞回春”更适合市场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型健康品牌,顺应时代变革、渠道升级,巧妙打造,重磅推出。瑞回春药店诞生于民国时期1919年,以药理养生为主,倡导“以食代养”、“治未病”齐孝鼎博士成立至今已有1000人 多年的历史。2013年,传承人董秀清女士带领瑞回春走向转型之路,成立“福建瑞回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6 年,瑞回春荣获“福建老字号”称号;2017 2000年,瑞回春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专注于食用菌的栽培、研发、生产和销售,醒脑虎人参草本特饮是瑞回春爆品“多菌茶”“熬液茶”创新升级。 破局:以“人参”为核心成分构建差异化优势 醒脑虎人参草本特饮“人参”命名不仅准确地传播了产品的卖点,而且生动地传达了产品能给人们带来的终极体验。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不同,醒脑虎人参草本特饮牢牢把握“以食代养”核心理念是添加人参、绿咖啡、土茯苓、姬松茸、陈皮、无花果、山药、猴头菇、菊粉等成分,帮助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物质,补充活力,抵抗疲劳。值得一提的是,醒脑虎人参草本特饮围绕“人参”亮点,以“五觉原理”创造产品差异,在人参口感上极具识别性,人参味浓郁,品质感浓郁。 赋能:以IP赋能,给能源饮料行业带来更多惊喜 与醒脑虎人参草本特饮一起出圈,以及其极具识别力的IP形象。 醒脑虎,象征“提神补气,提神醒脑”这意味着它的VI形象是一只老虎抱着人参,加上加油手势,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进步的视觉感觉,让“熬夜做好伴侣,喝醒脑虎”品牌slogan根植于更多人的心中。 健康焦虑是人们一生中最难克服的障碍。如果早睡对你来说是一种奢侈,请尽可能多地补充能量,正确地实现你的职业生涯 健康双丰收。 熬夜的好伴侣,喝醒脑虎。

    February 26, 2023
  • 便利店行业变革?罗森计划退市的市场启示

    此前日本便利店罗森宣布预计将于7月24日退市,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作为知名便利店之一,罗森这一举措的背后也反映出来当前便利店行业发展面临多重困境,既有便利店本身营业成本上升、消费者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内部挑战,又有量贩零食店等类似店铺所带来的外部竞争。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便利店品牌亟需转型发展来应对市场变化,不论是业务上的创新还是智能化的应用仍需不断探索。就国内市场而言,虽然存较大的发展机遇,但是整体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本土品牌面临机遇和挑战,可能还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才能站稳脚跟。   Section 1 罗森宣布退市但市场经营依旧 罗森品牌始创于1939年,1975年从美国取得特许加盟许可后在日本开出了店铺,至今已在日本有超14000家店铺。1996年,罗森作为一家外资连锁便利店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在上海开出店铺,目前已深耕中国市场28年,其门店也在不断拓展。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罗森中国门店总数6330个、位列第5,占全球门店数量约30%。   作为全球知名品牌,罗森宣布退市在市场中引起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其长达24年的上市历程就此结束。据了解,罗森此次退市,是因为公司将被股权收购和私有化,仅是退出股票交易市场,并非退出商业连锁市场。虽然并不影响正常经营,但也暴露了罗森所面临的转型压力。在市场大环境上,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罗森在产品、性价比等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加上资本热潮逐渐退却,在营业成本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实际上,退市早就有所预兆,便利店的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一线城市便利店逐渐饱和,罗森也面临私有化的抉择,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就曾于今年2月6日宣布,将对罗森进行公开要约收购(TOB)。3月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示了KDDI株式会社收购株式会社罗森股权案。据了解KDDI所在的电信行业竞争也不容小觑,各大运营商迫切需要在金融、零售等领域拓展市场。此次收购可能会更加有利于双方的发展,这或许也是其退市的原因之一。   虽然罗森此次退市并非是因为经营不善等问题,也并不影响在市场中的经营,但这也可能会对罗森的融资能力和品牌声誉带来一定影响。而且这也进一步暴露了当前便利店行业所面临的市场压力,这不仅是一个品牌的落幕,更是整个便利店行业的一个缩影,背后反映的更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多重困境,也说明当前便利店行业亟待创新和变革。   Section 2 多重困境下便利店发展举步维艰 便利店起初凭借其24小时营业模式、覆盖面较广的消费群体以及即食等差异化的产品在市场中发展迅速。根据数据显示,22.5%的21岁及以下消费者一天去便利店一次或数次,超五成青年群体(22-40岁)在便利店每周消费数次。然而在行业亮眼的背后,却也反映出了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多重困境。   前两年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便利店行业的平均单店日销在近几年有所下滑。不过一些便利店却一改往日的经营模式,顺应当时人们的需求,开展送货等服务在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可见挑战与机遇同在,能够洞察市场趋势的品牌依旧存在增长机会。   便利店营业成本的上升也是其发展阻碍之一,比如在租金和人工成本上,便利店通常位于繁华地段,租金成本相对较高,这直接影响了便利店的盈利能力;还有就是在产品价格上,一些便利店为了吸引消费者会进行促销、满减等活动,变相地将价格降低,也使得其利润降低。还有就是一些便利店内部管理不当,产品损耗较多等等,这都使得便利店经营产生了不小的成本压力。   消费端的变化也对便利店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消费习惯上,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其购物习惯更加偏向于线上,便利店中部分产品在线上同样可以买到且价格更低。在消费理念上,健康饮食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便利店中的大部分即食、速食产品可能会因健康因素而影响其购买意愿,从而对销量产生影响。便利店的发展面临来自市场大环境、经营成本及消费习惯变化等多方面的困境,还需要入局者跟随市场变化不断探索适合的经营模式,在市场中生存。      Section 3 量贩零食连锁店抢占便利店市场份额 便利店行业除了遭遇行业自身的竞争外,还面临着跨界企业的竞争,其中较明显的就是量贩零食连锁店。近年来,量贩零食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中,部分地区在短短几十米的街道上,就有多家量贩零食连锁店。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国内城市零食集合店数量已经超过13000家,华创证券的研报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3万家。显然,市场仍在迅速扩张。   目前来看,量贩零食赛道热度持续上涨,既有资本的涌入又有居高不下的市场需求,2023年底,零食很忙集团获得好想你、盐津铺子控股10.5亿元的投资,随后零食很忙集团又宣布,未来半年内将投入超10亿元用于全国市场的开发,重点拓展北方区域等。在消费端,随着消费理念愈发理性,性价比成为影响消费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在下沉市场,量贩零食连锁店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崛起。   从整个行业来看,量贩零食连锁店的崛起给传统休闲零食市场和便利店零售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不仅抢占了传统商超及便利店的市场份额,还在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量贩零食店通过直连厂家、去除中间商的方式,实现低价销售,使其产品价格比传统零售店低20%-40%,从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单从价格上看,便利店并不占优势,因为便利店中的一些产品相对于普通商超来说还较高。价格可能在下沉市场的影响会更为明显,同样的商品价格在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小城市由于消费能力的不同,接受度也不同。此外便利店的显著特性就是24小时即时性,在一线城市中,加班到深夜的上班族群体庞大,而在小城市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消费群体相对较少,这也就造成了便利店在下沉市场“水土不服”的情况,还需要便利店立足当地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   Section 4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便利店转型抓手 当前便利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罗森表示尽管目前其客流量和每单内的件数呈增长趋势,但客单价却在持续下降。所以在当前形势下,便利店行业如何生存与创新成为了新的问题。其实近两年711、全家等均在探索新的变革,711此前在广东开设全国小食堂,发力“鲜食+预制菜”模式;去年全家便利店也已推出五代门店,在设计和设备方面进行全面升级,鲜食区面积加大并独立成区,门店餐饮区更是提档升级为咖啡厅。   但从发展情况来看,这些还远远不够,便利店的主要特点为“便利”,这可以作为便利店的重点关注,尽可能的让顾客较快的找到所需商品并结账,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帮助,比如卖可便利店利用数据化驱动供应链优化,通过DRIA模式的落地计划,实现了商品的在地化和可持续经营;中百便利通过打造社区物业惠民店模式,结合政府物业用房和社区用房使用权,实现了便利店与物业的合作共赢。   之前罗森便利店也开发了AI推荐订货系统,有效解决了门店订货与顾客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升了订货准确性和门店运营效率。而KDDI的收购,可以增强其经营自主性,能够更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迅速响应市场变化,也将促使罗森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为其未来发展增添更多助力。   此外便利店做为连锁店铺在跑马圈地拓展市场的同时也需要精准洞察不同市场的发展特点,注重与本地生活的融合,需要便利店探索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比如在日本,人口数量并不多,便利店的发展模式刚好符合其市场需求,而中国、美国等国家人口数量较多,仓储式购物较受欢迎,所以就需要便利店在市场定位、产品、经营模式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   Section 5 我国便利店如何抓住发展机会? 据《2024年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便利店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中国便利店行业延续了四年增长的势头全年销售额达4248亿元、同比增长10.8%,门店数量突破32.1万家、同比增长7.0%。还有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033亿元。   在较好的增长趋势之下,我国便利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不少品牌的布局,比如美宜佳、中石化易捷等。美宜佳国内比较大的便利店连锁品牌,2023年拥有约33,848家门店,覆盖地域广泛,其战略重点是通过广泛布局和多元化产品线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易捷主要依托中国石化的加油站网络提供一站式购物和加油服务。   这些品牌凭借本土优势,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积极抓住机会,进一步强化差异化竞争策略。比如通过提供特色商品及提高购物体验等方式,与同类型品牌拉开差距,从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保障产品新鲜与品质的同时加大产品创新。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零售行业的一个趋势,便利店可以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便利店行业中,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精准营销。比如一些具备生鲜产品的便利店就可以更好地管理,让商品保质期更近、更新鲜,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行业思考:近期罗森宣布退市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这背后也反映出了当前便利店行业面临着发展困境,既有自身营业成本上升、消费需求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又有量贩类零食店崛起所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便利店行业目前需要创新转型来应对内部外部等多重困境,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或许可以成为创新方向。 相关推荐: 旺季仍不赚钱 库迪联营商转让“焦虑” 9.9的咖啡战,库迪还要打多久?这是联营商们都想知道的问题。 近日,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公开回答了这问题,表示9.9元活动做好三年准备的布局,但话锋一转,又表示“9.9活动”预期会持续三年,但是不排除会提前结束。 “持续三年”“不排除会提前结束”这样的表态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话里话外透出一种“拧巴”的感觉:9.9元要做下去,似乎也不一定要一直做下去。 这种“拧巴”是有原因的。 虽然库迪已经宣布大多数门店现金流已经转正,但现金流转正并不意味着赚钱,如果算上 摊销折旧等,其实仍在亏钱。尤其是在旺季仍不赚钱,对于联营商信心的打击可想而知。因此涨价和盈利也成了很多联营商对于库迪的诉求。 但涨价又谈何容易,由此来看,“拧巴”的表态背后,可能也是库迪与加盟商之间的一种“博弈”,究竟是保销量还是保利润?这是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 9.9元的库迪,让加盟商进退两难 但无论咖啡9.9元的价格战打多久,苦的还是加盟商。 最近各种社交媒体上,一些库迪门店转让的信息变多了,小红书上也有不少转让的帖子。   虽然店铺转让的事情很常见,但是饮品这种夏季来钱块的生意转让多发生在秋冬天,旺季转让,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加盟商表示,饮品店旺季单量显然是更多的,只要稍微有点人气,门店单量也能轻松到200单以上。按平均客单价10-15元来算,门店只要做到日均200单大概是不会亏钱的。 为什么旺季不赔钱,一些库迪店主仍然要出租店面?原因可能在于,加盟商们对未来业绩的信心可能在下降。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 9.9元的活动策略下,除掉人工、水电、房租、外卖扣点和抖音团购,每单的成本平均大概在6元-8.5元之间。也就是说,如果9.9元的活动产品仍是主力走量的话,这个利润结构其实是不健康的。 问题在于,库迪就是靠着9.9元的活动走量的,没了9.9元活动,门店能不能做到常态化200单+?一些加盟商表示,可能会比较难。 短期来看,由于是夏季旺季,库迪的订单量其实还不错。库迪李颖波也表示,5月当月库迪的联营店现金流为正的门店数量在97.8%左右。 对库迪而言,门店现金流转正是好的现象,一来可以稳住加盟商,二来可以继续讲故事,告诉加盟商库迪还是有成长性的。 只是旺季经营现金流转正,不意味着门店的现金流能够一直转正。 对于加盟商而言,旺季的时候,门店单量能到200多杯,客单价格涨到11块钱,这个时候现金流可能是正的,但仍然是不赚钱的状态,如果夏天旺季都不挣钱,不盈利,那冬天怎么办?如果冬天更不赚钱,倒不如趁着旺季把店铺转出去…… 对于家门商而言,转让门店是无奈,也是现实困境使然。 有库迪的加盟商曾对媒体表示,除了平台抽成,会员商家补贴2元,配送费补贴2元,折扣补贴18.1元,一杯32元的潘帕斯蓝到手2.54元……也有加盟商表示抖音团购的9.9元活动,订单量看起来不少但没有什么利润入账。 如果旺季徒有单量,没有足够的利润进账,加盟商又如何坚持下去? 如李颖波所说的:“9.9活动”预期会持续三年,那是不是意味着一些加盟商要坚持亏三年? 虽然李颖波也表示,会不会持续三年,要由市场的培育速度来决定。但对加盟商们来说,9.9元促销活动,不排除会提前结束,是个重要的信号。…

    其他 July 19, 2024
  • 小额贷款产品微粒贷开通全流程已总结好,请查收丨附官方入口

    前些日子,在小编的推荐下,一个好朋友用微粒贷借钱成功解决了燃眉之急。的确,作为微众银行旗下正规可靠的小额贷款产品,微粒贷操作简单,到账速度也很高效,已帮助很多人渡过了急用钱的档口,广受好评。但是有很多小伙伴并不知道微粒贷开通怎么操作,每次应急都无法使用微粒贷。在此,小编已经将微粒贷开通流程整理总结好了,赶紧详细了解吧! 首先,微粒贷开通的前提是找到官方入口!微粒贷采用的官方邀请制,受邀用户可以在微信服务或手 Q 钱包页面找到官方入口,带有 ” 微粒贷借钱 ” 或 ” 微粒贷 ” 字样的图标就是。 找到官方入口之后,点进去显示的就是开通页面,接下来跟着页面提示一步步操作就可以了。开通无需担保抵押,无需提供任何纸质材料,非常简单方便。所以,还不知道微粒贷开通方法的小伙伴们,可以先前往微信服务或手 Q 钱包页面找到官方入口。如果没有入口,就说明暂时不能开通,小伙伴们还需要再等等。 从官方入口开通成功微粒贷之后,就可以使用微粒贷借钱了,从申请到还款的全部流程也都是线上操作。后续的还款也非常灵活,微粒贷提供了分期还款,并且支持提前还款,并不会产生违约金,但需要注意的是,提前还款需要将整笔贷款全部结清,不可以只还其中一部分。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微粒贷开通和还款的方法与事项了,如果还有疑问,小伙伴们也可以拨打微粒贷的官方电话 95384 进行咨询。     相关推荐: 家电零售渠道十年记:从“卖家电不如卖白菜”起步   2004年初,京东商城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中默默无闻,拼多多还未诞生,但国美集团创始人黄光裕早已叱咤风云,国美电器的IPO也只差临门一脚。 关键时刻,国美急需做出声量、做大规模,黄光裕毫不犹豫地祭出价格战。价格战覆盖范围甚广,就连硬通货格力空调也被列入促销名单。 价格战力度也是空前,对供应商供价体系形成严重干扰。不过,当时国美发展如日中天——有100多家连锁卖场、坐拥线下零售渠道过半的份额,绝大多数供应商只能言听计从。但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一向对乱价行为零容忍,黄光裕擅作主张将其激怒。董明珠一声令下,格力全面停止了向国美的供货。 这场零供之战并非一时的制衡手段,格力和国美恢复邦交要到9年之后。从本世纪初到2013年是大连锁的黄金时代,零供剑拔弩张见怪不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11年,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接受《华尔街科技眼》采访时曾特别指出,入市谈判时,家电行业没享受到特殊的政策保护,却很“皮实”“很争气”,发展成一个充分竞争、要素最完备的市场。按照常理,这样的市场不该有过多内耗和掣肘,但龙永图直言,当时家电行业“内斗猛于虎”。 从2013年到2023年,进入一个新的十年,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沧海桑田——大连锁的渠道沉浮,新的零售业态层出不穷。 2023年3月份,董明珠和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两会直播间会面,辛利军表态,不与品牌抢存量,董明珠则主动提出要与京东强化共赢。 上下游合作伙伴表达共建愿望本不新鲜,但放到曾经向大连锁反抗的董明珠身上,画风就显得截然不同。零供关系是零售行业的痛点,也是龙永图提到的“内斗”的根源。但可喜的是,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国内家电零供关系已经逐渐从零和博弈转向深度合作,为下一个十年定下发展基调。 图: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左),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右) 从30%到15%,家电渠道成本十年间腰斩 TCL实业副总裁、TCL电子CEO张少勇在回顾家电行业发展历程时说,家电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制造为王、渠道为王、产品为王、用户为王的时代。2000年之前因为供需紧张,竞争要素是产能+质量,因此是“制造为王”;2003年至2015年期间,可以称为“渠道为王”,当时的竞争要素是渠道效率,当企业拥有了高效率的销售渠道,企业就获取了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2015年之后以京东为代表的线上渠道崛起,渠道发展趋向稳定,竞争要素是产品差异化、创新,所以回归到“产品为王”的时代;2020年起竞争要素是用户黏性、产品领先以及高效运营,开始进入“用户为王”的新时代。这就要求品牌真正洞察用户的需求,提供真正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在渠道为王的时代,以大连锁为主的线下渠道成本过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零供之间的主要矛盾点在于大连锁的“渠道苛政”。当时,线下商场和超市利用其自身优势与地位,向供货商收取“苛捐杂税”。一位彩电企业的高管向《华尔街科技眼》展示了一份12年前连锁卖场的返点清单,卖场月返一般是16%,卖场管理费是3%,专柜制作费用2%-3%,促销员佣金2%,促销费及进场费平均4%-5%,加上其他赠品费用、追加返利等等,总费用率至少在25%-30%。长期观察家电产业的资深分析师刘步尘介绍,家电企业给卖场的出厂价称为供价,一般而言,家电的供价=产品成本+渠道成本。原本的利润空间被渠道成本挤占。 零供合作的本质目的是共赢,但大连锁雁过拔毛的做法严重压缩了供应商利润空间,大连锁的黄金十年,家电行业规模急速发展,但黑电企业的净利润率长期在个位数徘徊。 供应商苦大连锁久矣,但迫于后者的渠道掌控力而难以说“不”。敢于叫板大连锁并自建渠道的供应商寥寥。当时整顿大型零售商向供应商违规收费,还需要五部委联合出手,收效也不尽如人意。 最近的十年,电商渠道成为主导,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渠道成本。以京东家电为例,京东从供应商收取的综合费用,大约是线下大连锁渠道的50%左右,综合合同点位、促销成本、人员费用、物流成本等,京东家电比起线下渠道整体成本大大降低。 据京东家电家居事业部、大电营销运营负责人杨潺介绍,实际上降本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双减”措施,一是通过扎实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减少了渠道层级和流通环节,有效降低了产业链成本;二是减少供应商在京东平台的投入,包括运营成本、广告成本、人力成本。另外就是补,比如为小商户提供包括贷款在内的定向支持。 对此,刘步尘指出,以前大连锁渠道未跳出存量市场,所以只能采取薅羊毛的模式,这对供应商来说不仅成本高,周转也慢。相比之下,京东不是靠高毛利挣钱的企业,京东家电的特点是大规模、低毛利、快周转、创造增量空间。 库存周转率十年提升100%,破纪录一年周转12次 如果说摒弃“苛捐杂税”,降低渠道成本更多的是发展理念层面的“共赢式降本”,那京东家电的“强项”还在于 “提效式降本”。 提效式降本,最直观的表现是库存周转率的提升。对零售行业,库存周转天数是衡量零售企业供应链效率的关键指标。库存周转天数指商品从入库到出库的天数,天数越短,占用的流动资金就越少,利润空间也就越大。 一直以来,家电行业以大件商品为主,对流通环节要求高,涉及安装、维修及售后的服务环节也多,供应商的履约能力直接影响了周转效率。 大连锁时代,线下家电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是87天,上游账期最高达180天。这意味着,线下家电行业,整盘货一年最多只能周转4.4次。在此模式下,吃亏的还是供应商。当时显示连锁渠道净利润率高达6%以上,而供应商的净利润率却不到1%,张少勇曾提及的“卖家电不如卖白菜”就显得更恰如其分。 在过去十年,京东平台的库存周转率在持续优化,2022年底,京东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已降至30.2 天,一年内周转超过 12 次,相当于每年就能增加2次库存周转,这意味着库存周转率在十年内提升了大约100%。 在全球范围内,供应链能力排名靠前的两家零售商是Costco 和沃尔玛,其库存周期分别为 30.4 天和 45.5 天。 单从数字层面来看,京东仅比Costco 快了一点点。但要知道,Costco 和沃尔玛管理的 SKU 数量分别只有 5000 个和 5 万个。到2022年底,京东的自营商品SKU,已经超过1000万。 SKU 越多,就意味着要增加库容,提高库存占用金额,很容易就会出现库存健康度较低的现象,库存周转率也相对较低。京东以千万级SKU的体量,库存周期缩短到了破纪录的 30.2 天,已经接近了全球零售行业的极限水平。 京东能打破全球行业纪录依靠的是什么?实际上,存货周转率考验的是全链路的能力,核心要点有二,一是要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货,考验商品供应链能否与时俱进;另一个就是要具备强大履约能力,要求物流供应链及时有效。 举个海信游戏电视的例子,就能更直观了解京东与供应商是如何通过供应链深度合作,优化和提升效率的。 受疫情影响,2020年之后,家电线上市场的增长遇到瓶颈,黑电品类更是缺乏新亮点。海信视像与京东平台发起合作项目,在细分市场里寻找突破点。双方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用户洞察,反向识别精准命中游戏电视这一细分市场。然后再结合京东平台的属性,以及站内外新媒体营销方式,实现反向定制。 双方联合开发的产品受到了游戏发烧友的追捧。这样来看,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是解决了“货”的问题,那履约能力又是如何提升的? 海信视像电子商务总经理周忠飞全程参与了游戏电视项目,他介绍说:“为提高整体的供应链效率,双方基于周转管理,在中心仓、卫星仓都优化了布局安排。”京东物流选择将发货仓直接建在生产基地附近,直接缩短了链路长度,由京东负责多级分仓之间的仓库调拨、送货上门、安装和售后服务。 实际上,与各个供应商优化供应链属于京东家电的基础操作 。“从2012年到现在,海信在京东的整个库存周转周期大概缩短了近二分之一。”周忠飞如说。 库存周转率的提升直接反馈在现金周转上,现金流关乎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受益于如此高效的周转,保证了经营的确定性,中小厂商得以在疫情中顺利渡过难关。 开拓增量市场,培育新品牌 家电行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充分的市场竞争,而在这样的市场中大品牌可以有张力,小品牌则能充满活力。但在连锁渠道当道之时,在高成本、低效、不对等的渠道环境中,不少品牌不堪重负,只能依附于渠道。 2011年瑞典品牌伊莱克斯将品牌交给国美独家经营;2012年,当时还是美资品牌的惠而浦由苏宁进行独家包销。这两家外资品牌本来定位高端,但在包销过程中,只能赚包销基价,不仅品牌力逐渐消失,品牌成长的空间也被压缩。据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到2017年,伊莱克斯全新产品市场份额在1%—2.7%之间,市场地位已经边缘化。 在过去的十年,京东和品牌沟通的方式和大连锁恰恰相反,杨潺不断提到的词是“拉齐”“共建”,京东为厂商提供从新品研发、设计调研,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来形成对于持续的市场洞察和消费者响应的能力。 以小熊电器为例,小熊从2006年开始深耕小家电领域,如今已经凭借创新多元、精致时尚、小巧智能的产品拥有了一票粉丝。 回望成立之初,小熊电器创始人李一峰感慨万千,当时一些大平台看不到新兴小家电品牌的潜力,主要由于当时的行业市场已经饱和。用户家庭里,小家电一般就有四五样儿,包括电饭煲、电水壶、电磁炉、电压力锅等。面对此局面,小熊与京东逐个打造新品类,双方共建的逻辑不是死磕存量市场,而是创造新增量。 创新的各类小熊新品通过线下的京东MALL、京东超体、京东家电专卖店等展示,满足用户的体验,带动趋势品类和新品的销售。 李一峰还特别提到,京东渠道下沉家电品牌,对新兴品牌是极大的机会。据了解,京东在下沉市场有1.7万家家电专卖店。通过物流和专卖店下沉,就能送家电下乡。在消除城乡消费鸿沟的同时,京东家电也为像小熊一样的新兴品牌打开了增长的空间。 2017-2022年期间,京东在三到六线市场成交额增长达到2.5倍,远远高于整个大市场的增幅。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下沉市场家电销售额占全国家电销售总额的比重为34.1%,同期,京东下沉市场家电销售额占京东家电销售总额的比重超过六成。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大连锁时代家电品牌艰难寄生在大连锁的体系内,不少品牌最后被雪藏,但京东通过降本、增效、创造增量,成为孵化中国家电新品牌的土壤。 受此推动,2017年到2021年,京东家电上亿元俱乐部(整个的交易额达到亿元的家电品牌)的品牌数大幅增长,国产家电品牌在亿元俱乐部中的占比已经接近95%。这代表着在京东的推动下,中国的家电品牌的成长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二十年做重资产…

    July 21, 2023
  • 618提前来了,拼多多百亿补贴上线“数码家电消费季”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今年的618比以往更加提前了,4月6日,拼多多百亿补贴正式启动了“数码家电消费季”,首季将在百亿补贴的基础上再次投入10亿真金白银,对手机、平板、冰箱、空调等数码家电全品类进行额外补贴,为消费者提供“天天都是618”的购物体验,持续助力制造业消费回暖。 目前,此次消费季活动已上线,苹果、华为、荣耀、小米、美的、海尔、索尼、TCL、任天堂、戴森、vivo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均深入参与,并覆盖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冰箱、空调、智能手表、VR头盔等数码家电全品类产品。 ▲4月6日,拼多多“百亿补贴数码家电消费季”正式上线,打开APP进入百亿补贴频道即可参与。 “这次活动均为官方直补,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网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无惧比价。” 拼多多百亿补贴“数码家电消费季”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参与此次活动的也多为品牌旗舰店,官方正品保障,提供正品发票。活动长期在线,消费者随时都可以一站购齐所需产品。 打开拼多多app,进入百亿补贴频道,即可进入活动页面。截至发稿前,根据活动页面显示,iPhone 14国行正品官网5999元,百亿补贴价5149元,再叠加250元整点无门槛优惠券,券后价仅为4899元,补贴力度之大,业内罕见。而苹果iPad Pro 11英寸平板电脑全网低价6798元,百亿补贴官方直补1199元,补贴价5599元。 在大家电领域,格力云佳1.5匹壁挂式家用空调官方直补930元,补贴价2368元。在智能设备领域,索尼PlayStation VR2虚拟现实头盔,官方补贴1140元,到手价3359。 每年4月份都是数码家电品牌进入旺季的开端,也是消费者换新的时节。为了同时惠及用户和品牌,拼多多万人团还联合小米、海尔、美的、海信、TCL等品牌旗舰店,共同推出了“数码爆款一站购”“大家电爆款团”“小家电,大放价”等主题活动,上百款数码家电产品同时开团。目前,该活动已吸引了近2000万人次,苹果、小米等多款产品售罄并紧急补货。 ▲在拼多多万人团的数码家电主题活动中,小米苹果多款产品被抢光,并进行紧急补货。 在击穿全网低价的同时,拼多多百亿补贴还对物流、售后等服务体系进行了专项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买贵必赔、全国联保、假一赔十、送货上门、上门安装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确保消费者“安心买、放心退”。 很多消费者也在商品评价中表示,“没想到物流这么给力,拼单当天发货,第二天就收到了,又省又快。”“已经是第二次在拼多多百亿补贴买手机了,物美价优,太划算了,真香!” “今年一季度,拼多多百亿补贴的用户规模和品牌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数码家电品牌的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5%。”上述项目负责人表示,在上线近4年的时间里,拼多多百亿补贴赢得了数亿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平台一直切切实实将补贴用到品牌商身上,坚持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而并非反复横跳的营销噱头。 在此次消费季期间,拼多多百亿补贴还将联合美的、海尔、小米、vivo、华硕、TCL、海信等品牌商家,上线一批工厂直销的爆款产品,通过“补贴+直销”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双重降价福利。 “这是此次消费季的新尝试,也是百亿补贴接下来要重点打造的模式。” 上述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补贴+直销”的方式,推动品牌工厂爆款产品直连广大消费者,可以同时惠及供需两端,促进制造业品牌的消费回暖,并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融合。 相关推荐: 小米汽车造型曝光,2024年量产是否太迟? 作者|闪电懒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小米造车进展超预期,最近已经顺利完成了冬季测试,预计将会在明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近日,雷军透露了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 2021年初,雷军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如今,时间已经正式来到了2023年,距离小米正式宣布造车计划已经过去了近两年,小米的造车推进似乎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一切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小米目标世界前五 作为新车量产上市前的关键节点之一,冬季测试通常包含整车动力性能冬季标定、三电性能冬季测试、电池热管理系统冬季标定、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冬季标定、底盘冬季测试、整车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测试和电子电器冬季测试等环节。有观点认为,顺利完成冬季测试的小米汽车,已具备明年上半年实现量产的条件。 2021年,雷军官宣了小米的造车计划。天眼查APP显示,2021年,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接连成立,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申请500余项专利,其中,210余项已获授权。 不过,目前小米汽车仍未公布生产资质的相关信息。这张“准生证”对造车至关重要,但独立申请十分困难。新玩家一般都是找有资质的企业代工,比如蔚来找江淮代工;或是收购拥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工厂,比如车和家(理想汽车母公司)收购重庆力帆。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汽车的资质大概率也将来自收购。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欲收购宝沃汽车、小米接手北京现代第二工厂、接手北汽新能源工厂等,但均无下文。 自宣布造车以来,小米为之投入了巨额资金。根据小米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为12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44.75%,全年小米造车业务累计投入31亿元。 雷军对造车是寄予厚望的,他表示小米汽车在2022年为汽车等新业务投资了30多亿元,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精力。因此他希望,小米汽车进入汽车圈后,短期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未来目标是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 第一台车长啥样? 根据之前媒体报道,小米要造的是一款内部代号为Modena(摩德纳)的车,定位为中型溜背式轿车。虽然官方表示这只是早期设计稿,但结合新车谍照,也大致看出新车风格八九不离十。 从设计图来看,小米首款车型代号MS11,是一款与特斯拉Model 3类似的轿车,前脸采用流线型设计,硕大的大灯内部拥有凌厉的灯条点缀,辨识度相当高。车辆的前包围采用银色装饰件,靠外侧的位置还有三角形的通风口。同时,MS11的车顶也可以看到激光雷达系统,在前翼子板位置也有朝外侧的摄像头。 在侧面和尾部造型上,小米MS11采用了溜背式设计,并使用一体玻璃天幕,不过尾门并非掀背式结构,而是传统的三厢轿车开启方式,这一点同样与特斯拉Model 3相同。 细节部分,小米MS11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花瓣式的轮圈内部还能看到黄色的刹车卡钳。另外,小米MS11同样使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左后翼子板位置则可以看到充电口盖板。可以说,小米MS11除了大灯比较有辨识度外,整体造型并没有跳脱出如今主流纯电轿车的设计思路。 在产品力上,其或将搭载高通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和英伟达Orin X芯片,支持激光雷达。其中高配车型基于800V平台打造,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名为麒麟电池;入门款基于400V平台,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 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小米内部正在讨论的方案是:一款在26-30万元区间;一款则在35万元以上。如果消息属实,从该价格区间来看,届时将对标Model 3、比亚迪海豹、蔚来ET5等车型。 而有业内人士指出,激光雷达在去年批量上车,车顶“小犄角”的位置布局已经被验证;800V高压快充量产时机成熟,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开始密集交付;高通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8295蓄势待发,会率先在集度 ROBO-01上量产。 这些当下最时髦的新鲜技术,其他车企正抢在小米汽车之前落地,这无疑对小米新车上市造成一定的冲击。不过,小米汽车对首款车的信息高度保密,尚未对外公开最终外观造型和配置,具体还需等待量产车的面世。 2024量产是否太迟? 当今新能源市场的“价格战”已经是“真刀实枪 ”地打得热火朝天,小米宣布明年才开始量产,有网友甚至一些“米粉”都忍不住关心:会不会来得太迟? 对于小米汽车造车进度,雷军认为,2024年量产首款车型这个时间节点并不晚。 雷军直言:“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造车新势力布局汽车产业比小米提前了6-7年,但是小米的优势在于电子技术和用户体验上,2024年出车时间刚好。” 是否为时已晚谁说的都不算,得看市场。按照现在的市场,就目前新势力的交付量来说,情况好像是有点不尽人意。从特斯拉挑头降价,到比亚迪跟进杀入,再到广汽丰田“壕降3万”,短短一两个月,新能源市场已经“卷”成一片。 传统车企也在争分夺秒“抢滩”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吉利极氪和广汽埃安等为代表,都可以称为造车新势力。虽然这些新公司和新品牌有着传统车企背景,但也要看到,在智能电动汽车这条新赛道上,他们不再守旧,而是从理念、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上进行全新的探索。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汽车的主动/被动安全技术、耐久性、舒适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指标保证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是直言:亏50个亿不是什么大事,但丢失的时间是再多钱都换不回来的。 小米的确很在意时间,从宣布造车之日起,就一直在想方设法赶进度。不过,对于小米而言,造车是全新的事业,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学。尤其是互联网人造车,团队需要花时间适应。 当市场的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体系得以重塑,无论是对在造车路上的新势力还是小米来说,时间窗口正在加速关闭。 总而言之,新能源车市场早已不是过去的蓝海,当明年小米这款新车量产的时候,竞争无疑更加激烈,小米能否从这个市场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让我们拭目以待。相关推荐: 电商平台盯上百亿补贴,低价是永恒的杀手锏?作者 | 林小白 电商平台又开始使出低价这一杀手锏,只是这次使出这一杀手锏的是京东。 据36氪独家报道,京东将于3月初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目前已进入商品池选定以及竞价系统上线前的冲刺阶段。 另外根据深厂报道,据内部PPT显示,京东百亿补贴上线节奏为:2月6日-2月15日,规则和品池共建;2月16日-2月20日系统沟通,规则和品池最终确认;在2月24日完成竞价系统上线,在2月28日全方位开启提报,审核通过商品陆续上线;3月初,前台切量100% 正式上线。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线百亿补贴频道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筹备,去年双十一期间已经有一些动作。 据了解,和之前只在6·18或者双11出现的大促活动不同,此次百亿补贴将成为“日销”模式,将覆盖全品类,并不只局限于3C等京东传统优势品类,且自营和POP商家都将参与其中。POP即platform openplan开放式服务平台,通常称之为第三方店。 2月21日,京东商家中心宣布了《京东开放平台“买贵双倍赔”服务规则》,即买贵双倍赔服务指消费者购买标有此服务标识的商品后,若其订单实付金额高于特定平台上同款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可在下单当天凭有效凭证申请与订单实付金额双倍差额的补偿。 服务规则显示,特定平台是指拼多多百亿补贴、天猫(含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商城及小程序等)。而买贵双倍赔赔付金额=(消费者订单实付金额-特定平台上消费者购买同款商品时订单实付金额)×2。 该规则于2023年2月28日生效,适用于在京东开放平台JD.COM入驻开店的第三方商家,不含京东小店。 在京东步步紧逼的同时,另一边以低价著称的拼多多也没闲着。 在此之前脉脉上,不止一位京东员工反应,在拼多多搜3C等强势类目搜不到,怀疑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已经把部分京东员工IP屏蔽。 这一操作似曾相识,早在2020年,拼多多员工的账号也遭到淘宝封禁,表现为领不了任何优惠券,无法在聚划算百亿补贴等类目下单。 虽然屏蔽的契机不同,但毫无疑问都是针对“友商”在低价行动上的防御措施。 去年京东内部多次强调低价策略。 去年年底,刘强东在回复内部邮件中写道,“随着我们的3C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以为掌握了定价权,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 他指出,如果把零售业务的客户体验分成三要素——价格、品质和服务,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它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因此在接下来京东的发展中,刘强东指出在聚焦成本、效率、体验之外,还将重拾低价策略,回归用户。 除了计划上线百亿补贴外,今年1月1日京东开放个人卖家入驻,自然人可以注册“京东小店”,京东小店是针对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商家入驻的pop店铺模式,仅需身份证和手机号即可入驻,最快10分钟成功开店。 低价才是电商的杀手锏 无论电商行业处于蓝海还是红海,低价一直贯穿始终。 在蓝海阶段,低价是互联网平台攫取用户和流量的常用手段,一片红海中,低价依然是平台脱颖而出的重要杀手锏。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拼多多和抖音的崛起。 靠着极具性价比的价格优势,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从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夹缝中厮杀而出。 这一年电商行业整体发展放缓,市场扩张几近饱和,除了新流量和用户增长逐步变难,相关平台的获客成本也水涨船高,不少人认为很难再有一家平台公司脱颖而出。 然而拼多多在“社交+电商”的模式下,通过社交分享,在社交裂变的作用下,分享越多,盈利越多,社交关系链成为了流量裂变的土壤,大大降低了拼多多的流量成本。并通过在三四线城市用户之间的分享,用户高速裂变,成功开拓出被其他电商平台忽视的下沉市场。 与此同时,在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巨头启动打假行动中,主攻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承接外溢的低端供应链,也为拼多多进一步提供了发展机会。 靠着低价,拼多多的用户和营收迅速增长。 根据其财报显示,2021年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数为8.69亿人,超过同一时期京东的5.697亿,仅次于阿里。 而早在2019年,仅成立四年的拼多多成交额就突破万亿大关,成为继阿里巴巴和京东后第三家“万亿级”电商巨头,全年GMV达人民币10066亿元,而从0到万亿元GMV,阿里用了10年、京东用了13年。…

    April 8, 2023
  • 跨境电商版权争端,商家或在SHEIN的强势中迷茫?

    在跨境商家眼里,欧美市场的“红线”是什么? 答案肯定有侵权。侵权的后果,轻则产品下架,重则封店吃官司,成熟市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本质上也是在维护原创商家。因此,在不少与设计有关的行业,供应链上的大多数商家们都会格外重视版权,和自己的独有权利。 这牵出了一个巨大的“版权持有者”,SHEIN。作为当前曝光度极高的快时尚巨头,SHEIN以海量商家构筑的柔性供应链体系声名在外。早期,不少商家以能够进入SHEIN的供应链体系为荣,因为这既代表稳定的商业周转,也意味着可以专心只做供应。 但当SHEIN成长为一个超越竞争对手的庞然大物,原本的商家们不得不花更多精力思考和SHEIN的权益归属问题。近一年多来,SHEIN开始强调版权保护,身处其供应体系内的商户,不能把使用过的商品和内容在其他平台再利用。不过,SHEIN要求商家在其他平台下架上述产品的诉求,却在今年2月被法院驳回。 事情似乎变得有些扑朔迷离,SHEIN想要的是什么?商家对这些纷争的意见,又是如何? 长在供应链上的骄傲 连线杂志曾经在《SHEIN崛起内幕:高速、廉价、失控》中,清晰地描写过SHEIN如何实现了快时尚行业的发展奇迹:寻找供应商,用100到200件的小订单做市场测试,如果效果好,那么就扩大它。 (图源:Pixabay) 所以,从起家到成为今天的巨头,SHEIN的骄傲都是“长在”供应链上的。只有和商家做好配合,处理好从设计到最终销售的一系列问题,SHEIN才能实现持续不断的销售和增长。 为此,SHEIN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办法。比如,合作情况良好的供应商可以获得账期的缩减,甚至只需要不到一周就能结账,这在制造业吸引力很高。但作为一个时尚品牌,SHEIN更希望的是,强化品牌的独家性,也就是尽量让商家留在自己的体系内。一些问题,因此而激化了。 根据外媒《The Telegraph》的报道,SHEIN在去年9月向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提出指控,认为竞争对手Temu的卖家,在SHEIN和Temu使用一样的照片进行推广销售,这侵犯了SHEIN的权利,要求Temu卖家下架相关产品。 对此,法院发布了临时禁令TRO(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上千个被SHEIN投诉的跨境卖家不得不下架商品,正在使用的资金也被冻结,损失不小。 但是,就在2月17日,媒体消息显示,法院已驳回SHEIN此前发起的投诉。原因是SHEIN拿出的权利证明,是它和众多商家签署的排他性“独家经营协议”——有报道称,2022年8月下旬,SHEIN修订了与商家的独家经营协议,对排他性做出了强制规定,包括商家转让产品的图像、照片或视频的知识产权,并授予SHEIN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可撤销的独家许可。但从法院当前的判决来看,法院显然认为其中的规定并不能代替原始版权的归属,故而驳回。 并且,在中国网近日刊发的一则报道中,恰好对这种商家上架到平台的图片来源进行了描写。据悉,虽然SHEIN在产业带卖家和当地摄影师之间有一定的沟通作用,但卖家依然是自行付费购买相应的照片拍摄服务。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摄影服务、拍得的照片,仍然是卖家的权利物。法院的出发点,也是协议无法证明这个过程发生了权利的转移。 至于为何SHEIN非打这场官司不可,则显然是为了在竞争中留住商家。当前,包括Temu在内,TikTok、速卖通等玩家持续发力,跨境电商发展正在进入新一轮竞争期,且竞争也在欧美等高净值市场加速扩张。此时,供应链的重要性可能还要超过往年,对于视之为生命的SHEIN来说,自然不能放手。 不过,鉴于一切争端的核心人物是商家,行业真正应该关心的,或许是商家对于版权、独家经营等问题的态度。 商家态度面临变化 早期,无论何种规模的商家,能在SHEIN供应链中拿到稳定订单,都是一件颇有价值的事。但在“小单快返”这种模式中,商家大多逐渐发现,自身不得不随时应对小额订单,最终却也可能没有转化为大额订单。这个过程中,仅仅是市场测试,就要付出必需的成本,并承担不小的压力。 变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商家虽然需要稳定的订单,但同样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跨境电商渠道并不唯一,商家也期望可以多一种选择,更好地平衡自身的成本和收益。 但是,这又无疑会动摇SHEIN的供应链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每当陷入诉讼情况,临时禁令的生效,都会对商家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尤其是中小商家,几乎无力承担销售中止、资金冻结的后果。因此,商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限制更低的平台。 (图源:data.ai) 为此,商家更加有可能对平台提出的限制性举措感到警惕。去年12月,Temu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提起诉讼,在其长达100页的诉讼文件中,就披露了SHEIN非法留置商家,威胁中小商家二选一,并通过排他性协议霸占商家版权等内容。现阶段,商家也许会更加慎重地选择拓展业务的跨境电商渠道,以此规避潜在的损害。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境电商行业存在一条内在规律,做品牌的净收益始终大于做搬货渠道,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客单价。有能力的商家,始终会更希望建立自身的品牌体系。但在SHEIN的体系下,商家作为供货商,更多只能靠SHEIN的商业模型赚取收益。而SHEIN又主打全球超低价,这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商家的进一步成长。 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是独立站行业巨头SaaS服务商Shopify,自成立起就将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商家搭建销售体系上,商家订阅其SaaS服务发展自己的品牌。2023年,Shopify在商家选择下,GMV同比增长20%至2359亿美元,其营收也同比增长了23.58%。 相比之下,由于SHEIN模式需要商家扮演“打工人”的角色,商家的主动性很难长期维持。市场消息显示,SHEIN正在持续冲刺美股上市,但其估值已较去年高峰期的数百亿美元缩水约三分之一,而这很可能与其未来的成长限制有关。 现阶段,跨境电商行业的主流趋势是减轻商家负担,扩大其经营前景。2024年1月,阿里速卖通全面上线“半托管”模式,平台负责物流和售后,定价也交给商家。消息称,Temu也将于3月在美国试点开启“半托管”模式。 显然,随着行业竞争深化,如何维护商家权利、提升其经营主动性,才是行业的长期重点。未来,行业需要思考的则是如何为商家“松绑”减负,尊重与合作将成为主流。 来源:松果财经   相关推荐: 群雄集聚的清洁家电赛道,2024激战继续   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佘凯文 岁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盘点全年、筹划未来的重要节点。在今年经济大环境整体趋向稳定的背景中,许多行业都交还算过得去的成绩单,清洁家电正是其中一员。 特别是在整体家电大环境依旧严峻的前提下,清洁家电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就显得尤为不易。 今年的清洁家电赛道可谓是热闹非常,市场复苏、新人入场、格局更迭、产品替代、出海等等关键词更是难以概括。总之,今年对于清洁家电行业来说,是内卷的一年,更是激战的一年。 2023,清洁家电“成独秀” 今年,期待中的报复性恢复与高增长,还是未能如愿在家电市场如约而至。数据显示,截至11月,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7355亿元,相比疫情前的2018年、2019年还有明显差距。 但局部细分市场依旧有着亮眼表现。 就比如在传统家电领域,即便大周期向下,却依旧会有智能语音空调、高刷新率电视的走高。而清洁家电产品则是普遍符合这一情况。 在一众家电产品中,清洁家电在这两年都能算得上是“独秀一枝”。AVC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国内扫地机器人零售额126亿元,同比增长9.4%;洗地机方面,1-11月,国内洗地机零售额112亿元,同比增长23%,零售量459万台,同比增长45%。   AVC23W52周全渠道环境健康电器市场数据 当然清洁家电的增量还有一部分来自远未饱和的渗透空间,作为家电“新品类”如扫地机器人当前的行业渗透率为5%—6%,仍有许多潜在消费群体并未被触达。且在产品还在不断提升、改善,就将持续为消费市场带去新鲜感,再通过品质、功能的仅一步分化,从而不断刺激市场。 整体来说,今年除了吸尘器产品的市场份额继续被扫地机、洗地机等产品分化外,清洁家电赛道即便没有过去两年的超高增长,却也依旧保持了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在一众家电品类中相对突出。 同样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在产品可靠性、功能性和售后服务方面行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赛道内部竞争还有待完善,恶性竞争如不顾后果的营销手段、产品开发互相抄袭、互相乱挖人才等无底线的‘内卷’还在上演。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清洁家电又会有哪些新趋势? “全、智、廉、拓”依旧将引领2024 首先,一个趋势仍将是清洁电器在2024年的大方向即“全”。 这个“全”主要是指功能上的全面,就像洗衣机产品,当下普遍洗衣机产品早已不再只是单纯的清洗,还能甩干、净味、除菌等功能。从产品形态来看,虽然据AVC数据显示,2023年清洁家电单机款产品销量占比仍超过80%,复合款为12.7%,基站款为3.4%。   但随着今年品牌方的策略改变,具备自清洁&自集尘功能的全能款扫地机器人成为标品,比如今年的石头G20、追觅X30 Pro、科沃斯X2 Pro等新品都是基站款,随着玩家的逐步进入,产品的丰富其价格也必然会有所下探,届时市场占比必将有极大提升,毕竟功能齐全的产品在保障清洁度的基础上更能覆盖到各种类型人群的使用。 显然,这表示着清洁家电全功能时代的到来,市场现在开始比拼多样化、个性化,只有真正瞄准细分需求,才能奠定往后数年的优势地位。 其次,就是“智”所指的当然就是“智能”。 5G时代,全屋智能,万物互联的概念也愈发的深入人心。高速的基建与新型的互联网传输模式、材料都为家电的智能化、便捷化做出了贡献。智能操控面板、AI语音控制、智能化识别工作场景与工作模式等等,已经在清洁家电上发展到愈来愈完善。 智能也成为2023年几乎所有品牌新品的“主打牌”,如石头科技已经开始从生产线着手进行全方位的智能化改造;又比如年初科沃斯地宝T20系列创新采用了55°热水净洗技术,彻底解决了以往扫地机器人洗拖布不干净的问题;8月份科沃斯又在地宝X2系列用上了全新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方;追觅则是一直在加大对算法的投入,号称在打造“最聪明”的扫地机器人。 但整体来看,行业智能化水平还是未使消费市场完全满意,特别是在交互、避障、自清洁等方面,还有很多新用户对产品的智能表现出“困惑”,所以,2024年“智能”依旧将成为清洁家电的“主战场”。 接着则是“廉”,这代表着产品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 奥维云网的监测显示,洗地机产品2500元成为分水岭,2500元以下占比超过45%,在2023年双11期间,很多新品价格都已经下探到2000元以下。不过,很多基站类产品,其价格仍然处于4000+、5000+的高位,但伴随着技术成熟和竞争到来,这意味着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就比如双十一期间,售价5999的科沃斯X2券后的到手价不到5000元。 特别是像洗地机产品,现阶段整体渗透率才2%,又加上市场火爆,必然还会吸引新玩家入场,那么伴随着产业链逐步完善和入局品牌逐渐增多,行业均价下滑已成必然。AVC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洗地机线上整体均价2322元,同比下降18%,2024年行业价格仍将会继续下探,2000元以下占比继续扩大,预计会突破40%。   最后则是“拓”,是指许多清洁家电品牌的产品业务将不再局限于现有业务,而是会进一步“拓宽”。 比如,今年洗衣机品牌小天鹅,就将衣物洗护和地面扫拖等清洁功能进行创新融合,推出家电新品类双洗站产品,实现洗衣扫拖一部到位。   石头在年初也走向了“洗烘领域”,发布了石头分子筛洗烘一体机 H1;同样,追觅也迈向了净水赛道,发布了两款全新净水产品。 预计2024年,这种相互倾轧的现象还会越来越多,覆盖也将越来越广,清洁家电与传统家电的边界将会越发模糊。 除了继续走向“全、智、廉、拓”,清洁家电在2024年或还将迎来“出海”这个大潮。 2024清洁家电加速“出海” 2023年下半年以来,出海已经成为国内一众清洁家电品牌的必选项。所谓突围4招:“硬科技,差异化,极低价,去出海”,显然清洁家电赛道的玩家们是一个也不愿放过。 当然海外市场也有着足够诱人的蛋糕,现阶段海外的整体市场清洁家电产品还是低端产品居多,这两年国产技术的崛起,使得在清洁家电赛道,国产品牌有了极大的技术话语权,像石头、科沃斯等品牌就抢走了不少iRobot的份额。 国际市场也逐渐看到了中国清洁产品的能力,再基于海外远高于国内的产品接受度,更广的使用覆盖和更小的市场竞争,特别是高端市场的蛋糕,使国产清洁家电品牌走向出海成为必然。 具体到品牌来看,当下就有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的新品已在欧洲、东南亚、包括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同步供货,并且即将在美国上市。 石头科技也在持续建立全球分销网络,目前已在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地设立了海外公司,在美国Amazon、沃尔玛等线上平台开设线上品牌专卖店。目前,石头科技在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4个国家已做到市占率前三。 而追觅自去年出海以来,产品已经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洲、南美及东南亚,重点市场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韩国等。我们的产品在多个地区的市场、多个价格段位于前列。 之外,包括云鲸等品牌也开始在海外市场的布局,而2024年将会是国产清洁家电品牌在海外市场齐聚的一年。从国内“卷”到海外,清洁家电也算是有了新战场。 总之,面对2024年的到来,即便有挑战,清洁电器依然是一个值得期待、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赛道。虽然增速放缓但前景广阔,只要方向正确,全行业将打开一片更广阔的新天地。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其他 February 26, 2024